注册 登录
莫氏宗亲网 返回首页

湖南桃源莫家台的个人空间 http://wwww.moszq.com/?2782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广东南雄珠玑巷: 电视片《千年珠玑》解说词

热度 2已有 7435 次阅读2013-6-19 04:59 |个人分类:珠玑巷| 珠玑巷

电视片《千年珠玑》解说词


  广东南雄珠玑巷后裔联谊会办公室

  总监制:黎子流

  学术顾问:陈中秋 黄伟宗

  第一集 雄关古道藴珠玑

  清晨,钟阿伯像往日一样开始了一天的工作。经过精心雕琢,细小的雕刻刀下逐渐显现出一个个排列有序的人名。在他身边,一座古老祠堂的修缮工作已近尾声;钟阿伯在石碑上雕刻出来的,正是那些捐资修缮祠堂的人的名字。

  老伯居住的这条小巷已经有千年的历史了。这里曾座落着百余个姓氏的祖居和宗祠;近十年来,重建与修缮工作陆续进行,像钟阿伯这样的老工匠们因此而显得异常忙碌。

  每隔几个月,就会有一座修缮一新的大宗祠迎来四方宗亲;他们来自珠江三角洲地区丶港澳,甚至世界各地。他们都说,这条名为“珠玑巷”的古老街巷,便是他们的故乡。

  难道,所有这些姓氏的人都曾经在这条古巷中生活过吗?“珠玑巷”到底是一条怎样的古巷呢?

  这里,是位于珠玑古巷中的张昌故居。据史料记载,一千多年以前,古巷得名为“珠玑”的故事,便发生在这里。

  张昌一家的先祖迁徙自中原。到张昌时,张家七世同堂,成为远近闻名的和睦大家庭。唐宝历元年,也就是公元825年,为了表彰这个孝义之家,当朝皇帝钦赐了一条由珍稀的宝玉串成的珠玑绦环。

  此后不久,这条原名为“敬宗巷”的古街巷,便更名为“珠玑巷”了。

  珠玑巷,位于中国广东省北部韶关的南雄市。这里与江西省大余县接壤,史称“枕楚跨粤,为南北咽喉”。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先秦时期,南雄为百越聚居地,秦代属南海郡,汉代初期属赵氏南越国辖地……唐代时,南雄始建县治,因有浈水和昌水两条河流经过,故名为“浈昌”;其县城就设在今天的雄州镇上。

  这座古老的正南门城楼,始建于北宋皇佑四年,即公元1052年。

  南雄北部的大庾岭,古称“台岭”,是广东与江西两省的分界。战国时期,越国被楚国所灭。部分越国人为躲避战火而迁徙到此定居。他们在岭上遍植梅树,并将自己的姓氏也改作了“梅”。所以,大庾岭又有个别名叫“梅岭”。

  据考证,这一批六千多名越国人是有史记载的最早的来到岭南的移民。

  但是,这批躲避战乱的越人没有想到,他们来此安居还不到一百年……

  一支号称五十万人的大军开到了五岭。

  这,就是秦始皇的军队。

  这里是位于梅岭脚下的中站村,曾经称为“梅鋗城”,始建于秦代。

  梅鋗,就是当年迁徙到此的越人的首领;相传他还是越王勾践的后裔。

  如今,梅鋗的遗迹早已无处可循。人们只能从这些明清遗存的城墙基址上,遥想当年越人建立的古老城邑。

  也许当年,梅鋗率领的越人队伍就是从这古城出发,深入密林,与强大的秦军展开了游击战。他们昼伏夜出,对分散的小股秦军发动致命的攻击。

  这支百越军队,出敌不意,英勇善战,曾协助刘邦的大军攻陷秦都咸阳。梅鋗因此被封为“台侯”。

  但是,接受了分封的梅鋗却再也没能回到梅岭。因为那时,这里已经被一位名叫赵佗的秦军大将占据了。

  1995年7月,考古工作者在广州市内发现了一处古代建筑遗址。经过发掘清理,一座颇具规模的王侯园林显现出来。山石和水渠错落有致,象征着代表统治者威严的高山与大海。无论宫殿的布局还是所用的建筑材料,还有这些烧制有“万岁”字样的瓦当丶考究的铺地方砖……都使考古工作者联想起远在中原的长安未央宫。

  经考证,这里就是秦末汉初时,赵佗建立的南越国的宫署和宫苑遗址。

  赵佗是将岭南纳入秦帝国版图的秦军将领之一。凭藉推行民族亲善政策,赵佗取得了当地原住民的信任和拥戴;并修筑了一条从梅岭北上江西丶南下广东的通道,从此把长江与珠江水系连接了起来。

  公元前209年,一万五千名年轻女子在军队的护送下,从中原来到了梅岭,继而南下直到今天的广州。沿途,他们被分配给戍边的秦军将领们做家室。这是赵佗为了稳定军心,特地向朝廷申请的。

  但是对于那几十万大军来说,一万五千名女子当然远远不够。

  [采访]中山大学历史学系 教授 李锦全

  当时秦朝有兵驻在岭南,都是单身汉。岭南本身是南越族,这个族跟中原是不同的。后来,他(赵佗)主张南下的汉人和跟当地的越族通婚。慢慢,民族之间的融合就更好了。

  从此,这些南下的士兵以及朝廷不断发遣来的大批刑徒等汉人,以岭南为家,成为了囤垦耕作的当地居民。

  公元前206年,秦王朝覆灭后不久,在当地汉越两族民众的拥戴下,赵佗自立为“南越武王”;他封锁了自梅岭北上的通道,建立了以番禺——即今天的广州为王都丶占地千里的南越国。

  [采访]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系 教授 曾昭璇

  赵佗给我们(百越人)提高水平。我们没有文字你给我们创造文字,没有铁器你给我铁器,没有牛耕你给我牛耕,那大家都很高兴,都欢迎。从学术来讲,要讲文化并整,长期持续性地合融丶延续。

  公元前196年,赵佗接受了汉高祖御赐的“南越王之玺”的金印,南越国向汉称臣。

  岭南重新向中原敞开了胸怀。继秦汉两朝的中原人南下之后,这里即将迎来第二次因战乱而引发的移民高潮。

  [采访]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研究员 方志钦

  第二次的移民高潮,那就是东晋和以后的一段时间。

  东晋的移民潮就比秦汉那个时候就更大规模了。这一次北方人的南迁对于广东社会的发展丶影响比第一次更大。从那以后,一直发展到唐代,广东的社会经济文化都比以前大有进步,可以说初步改变了广东过去被认为是蛮荒之地的这种落后状态,很多方面都赶上了中原,赶上了广东以北的几个省份的水平。

  唐开元四年,即公元716年,一个在京城里做官的岭南人,从长安返归故里。

  途经梅岭时,他发现古道已年久失修,路面狭窄得容不下大型车马,货物要靠人力辛苦地背运。时值中国历史上着名的“开元盛世”初期,不用说繁花似锦的京城长安,就是这一路南下所经过的条条驿道也都是宽阔通坦。

  相比之下,梅岭古道真可谓“艰险难行”。

  这个走过梅岭古道的人,就是张九龄。他不仅享有“岭南诗祖”之美誉,更是出自岭南的第一位宰相。他的家乡就在韶州,即今天的广东韶关。

  回到家乡,张九龄感慨万千。于是,他提笔上书唐玄宗请开大庾岭新路。这不仅是在为家乡父老做一件实实在在的好事;而且,张九龄想到了更长远的目的——改善南北交通,以岭南和海外丰富的物资满足江淮,殷实国库。

  这年冬天,趁着农闲,张九龄奉诏征调农民服役,动工开凿岭路。

  他亲自率领工匠在荆棘丛生的山岭中进行实地勘测,决定在旧岭路的基础上,改造其陡险之处,同时选择地势相宜的地方修建新道。

  农闲时节还没有过完,一条能够幷排通行两辆大型马车的新路就修好了。

  大庾岭路,也就是民间常说的梅岭古道。它是中国现存最完好的古驿道之一。

  今天,人们在古道旁还能够看到一块清雍正年间的石碑,虽然岁月风化了它的棱角,但却清晰地铭刻着从唐开元盛世之后的千年里大庾岭路维护和重修的历史。

  新岭路贯通之后,张九龄曾撰写了《大唐开凿大庾岭路记》,其中记述了道路的开凿过程。

  [采访]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 研究员 李庆新

  这条大庾岭路沟通了中国最精华的地带,就是江淮地区,还有就是对外交通的前沿岭南地区。正巧岭南地区这边,又是同当时通往海外的,也就是广州通海一道这个海上通道是相连的。

  唐宋时期及其以后,中国历史也发生了一些重大的变革,更强化了这个大庾岭路在中国(历史)经济版图里面的地位。大庾岭路无疑是一条非常重要的官道,也是一条非常重要的商道,经济的大动脉。

  交通的便利不仅带来繁忙的商品流通,也带来了大量人口的迁移。

  这里是位于梅岭古道上的梅关,江西与广东的省界便是从这里划分开来。

  想当年,赶路的人们清晨从江西大余出发,走过梅关就进入了广东地界;下了梅岭之后,第一站便来到梅岭村。人们沿古道穿过这小小的村落继续向南,便会在中午时分到达中站村。这也正是梅鋗城更名为“中站”的原因。

  午饭之后,人们沿梅岭古道继续赶路,经过里东街,到了傍晚落脚的时候,正好到达珠玑巷。

  说来有趣,珠玑巷距梅关大约20公里。也正是这相当于一整天脚程的距离,将大量南下商旅的脚步留在了珠玑巷。

  [采访]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 研究员 李庆新

  中国历史上的开发是从北到南丶从西向东。这个开发过程中人口迁移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历史现象。

  北方的人因为战乱,或者逃避服役,或者其他的原因逃往南方,大庾岭路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通道。它有相当完善的交通服务的设施,官府在那里设有驿站,中外使节的来往都有马匹,有人力为他们服务。民间也使用这条路线,所以在驿站或者是交通比较紧要的地方,逐渐形成一些聚落。珠玑巷这个地方,形成了民间的聚落,逐渐地扩大,成为一个南来北往的人口迁徙中转站。

  珠玑巷,是一条由鹅卵石铺砌的狭长街巷,北起凤凰桥,南至驷马桥,四丶五米宽,一千五百多米长。三座高大的门楼分别矗立于古巷的南端丶中间和北端;上面“祖宗故居”丶“吾家故乡”等石刻诉说着它在南迁移民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唐开元盛世,是珠玑巷繁荣的开始;据史料记载,当时珠玑巷巷道两旁已经是茶坊酒肆林立,商号客栈鳞次栉比。到了唐玄宗天宝年间,韶州及其管辖的南雄丶始兴丶曲江等六县户数达到3.1万,其人口密度远远超过了当时的广州。

  [采访]中华邓族史粤港卷 主编 邓祖善

  我们邓家出于河南的南阳。当时中原战争比较多,人也多,南方岭南那边人少地多,是一个好地方。在南迁的时候,必由之路就是珠玑巷。住过一段时间以后,有的再往南迁。广东丶香港丶台湾那边去的,一直到东南亚,现在到美国那边,那个邓氏很多都是从南雄珠玑巷这里分出去的。

  和珠玑巷里所有的宗祠一样,邓氏宗祠有着自己的堂号,“南阳堂”。它标志着邓氏先祖的发源地。

  中国人是世界上最有祖先崇拜传统的一个民族。堂号,是中国姓氏文化所特有的概念。一直以来,每个家族都会有本族的祠堂,并给它取一个名号。其目的在于使后世子孙明了自己姓氏与族属的来源,铭记祖先的功德,做人做事不辱门楣。

  经专家考证发现,在珠玑巷曾先后居住有153个姓氏。于是,就有了这整整一条街的祖居和宗祠。

  今天,里东街的大戏台又开戏了,上演的还是那出传统的采茶戏——《茶女戏刘二》。台下的观众早已熟悉了故事和戏文,就像他们早已熟悉了这座始建于明代的大戏台。不过,人们仍旧看得津津有味,因为这样的热闹只出现在像今天这样的传统墟日里。

  墟日,就是赶集的日子。这种传统,在里东街已经延续了几百年。

  据史料记载,宋代时,来自岭南和海外的象牙丶犀牛角丶珍珠和药材等,在这里落脚交易,然后再输往北方;而中原和江南的丝绸丶茶叶和其它土特产也源源不断地运到这里,继而中转南下。

  时至明丶清,南来北往的过路商旅和挑夫更是“日有数千”。

  后人有诗云:

  长亭去路是珠玑 此日观风感黍离

  编户村中人集处 摩肩道上马交驰

  实际上,自大庾岭路贯通之后,为满足南北通商的需要,从梅岭南下的古道旁一共修建了包括中站丶里东街丶珠玑巷在内的七条商业街。如今人们所称的珠玑巷,事实上是指包括其在内的分布于古道周边的大约58个村庄。

  为躲避战乱或谋求更广阔的生存空间,中原仕宦纷纷迁入岭南。到了南宋末年,珠玑巷一带的人口数量达到最高峰。

  依傍着梅岭古道的珠玑巷就这样兴旺了一千多年。

  这是一张拍摄于上个世纪初的老照片,记録了粤汉铁路上的一次通车典礼。正是从这一时期开始,铁路运输的发展和兴旺把一个依赖肩挑背扛的古老时代封存了。

  梅岭古道曾经的繁荣与喧嚣随着岁月的流逝,从人们的视线中淡出了;只留下这珠玑巷,还在向今天的人们讲述着昨天的故事。

  [第一集 完]

  第二集 开枝散叶源珠玑

  这里是距离珠玑古巷不远的一处榨油作坊。

  据说,这古老的榨油工艺,至少已经传承了一千多年。

  一个多世纪前,这样的榨油作坊曾经遍布梅岭古道旁的每一个小村庄。

  如今,巨大夯木发出的沉重撞击声,只能从这座仅存的老油坊里听到了。

  今天的珠玑巷里,只有住户320多家。不但人口数量远不能与唐宋时期相比,其先祖也大多是于清朝末年从江西大余迁居到此的客家人。

  那么,那些从中原南迁到此定居的人家都去了哪里?是什么导致了他们再次举族迁徙?

  清朝初年,着名学者屈大均返归故乡广东番禺隐居着书。一部囊括了广东之天文地理丶经济物产丶人物风俗等详尽内容的笔记体着作——《广东新语》,就是在这时整理完成的。

  屈大均在写作《广东新语》时,搜集研究了岭南地区众多名门望族的族谱。他发现大多数家族都记载他们来自南雄的“沙水珠玑巷”。这引起了他极大的兴趣:一条小小的街巷,如何能容纳这么多姓氏的家族居住繁衍?他们又是如何散落到各地的呢?

  沙水,是一条几乎与梅岭古道平行南下的小河。河边曾有一座始建于公元13世纪末的沙水寺。今天的大雄禅寺就是在原沙水寺的遗址上重建的。

  据地方志记载,沙水寺曾经是岭南最着名的佛教寺院之一。旧时每逢农历九月初九,沙水寺都要做水陆道场,法事长达七天七夜;附近数十个村庄的乡民上万人前来进香,场面热烈而隆重。这地方因寺庙而出名,于是乡民们都在自己的村庄名字前冠以“沙水”二字。

  在离沙水寺不远的珠玑巷南街上,屹立着一座佛塔,它始建于公元1354年,这是南雄境内保存完好的唯一有确切年代可考的元代建筑。

  然而,在民间,它还有一个更加广为人知的名字——“贵妃塔”。这位贵妃,就是各姓氏族谱中几乎都曾提到的那个名字“胡妃”。

  相传,胡妃是南宋度宗皇帝的妃子,因遭奸相贾似道诬陷,被送入庵堂软禁。一天,胡妃出逃,慌乱中不慎落水。幸而,一只运粮船正好停泊在那里,船上的商人将胡妃救了上来。这个人就是来自南雄珠玑巷的商人黄贮万。

  黄贮万将无家可归的胡妃带回了珠玑巷,改名更姓隐居下来,不久二人喜结良缘。

  有一年夏天,酷暑袭人,很多乡亲中暑病倒。胡妃就用她从江南带来的菊花配制解暑药,救治了不少人的性命。

  之后,胡妃又将种植菊花的技术传授给了珠玑巷的乡亲们。

  聪明美丽的胡妃教邻里姐妹们刺绣,剪裁漂亮的衣裙;她还将江南的纺织技术传授给了珠玑巷人。

  实际上,这些生产技术并不是由胡妃一人带到珠玑巷的。在那些动荡不安的岁月里,大量中原和江南氏族越过梅岭,来到珠玑巷这片相对安宁的土地上休养生息;同时也将先进的农耕丶水利丶冶金和纺织等生产方法带到了岭南。

  也许是由于胡妃的聪慧和传奇经历,善良的珠玑先民便将促进岭南发展的功绩大多记在了她的名下。

  然而,好景不长。黄家的家丁胆小怕事,向官府透露了胡妃的下落。于是,贾似道谎称南雄有人谋反,派兵进剿珠玑巷。

  大难临头。胡妃让丈夫跟随街坊邻里,去找一个叫罗贵的人,由他带领珠玑巷各户人家南逃避难。

  为了不连累乡亲们,胡妃自己留在了珠玑巷。追兵到来,胡妃毅然投井自尽。

  为了纪念善良的胡妃,后人在她投井的地方建造了这座“贵妃塔”。塔高七层,取“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之意。

  [采访]广东省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研究员 邱立诚

  这个石塔是元代的。

  关于胡妃的传说在当地一直都很流行。但是从我们考古上面来讲,还无法证实它是不是和胡妃有关系。但无论怎么样,它确实是一个很有价值的,能够在珠玑巷那里作为一个很有标志性的东西。

  由于南宋王朝逐步要往广东南迁的这么一个历史背景,让我们看到了在元代的时候,在珠玑巷也留下了这么一个文物建筑。

  贵妃塔上寄予的凄美传说,后来,被人们称作“胡妃之乱”。

  事实上,当时因“胡妃之乱”南逃避难的并不只是在罗贵带领下的珠玑巷人,同时还有周围58村的许多人家。

  在珠江三角洲地区许多姓氏的族谱中,都记载了罗贵因“胡妃之乱”而率众南迁的事情。

  但是,经专家学者的考证发现,由于这些族谱大多修订于明朝以后,离南迁事件发生的时代已相距久远,所以难免出现一些混淆。事实上,“罗贵南迁”发生在南宋初年,比南宋末年的“胡妃之乱”要早近140年。

  同时,历史档案和地方志之中更加明确地记述了罗贵这次不同于一般逃难的南迁史实。

  这里是罗田村,村边的罗陂是罗家兴建的陂头,可以灌溉两千余亩田地,至今仍在发挥作用。

  北宋初年,罗贵的先祖从河南开封迁居南雄珠玑巷。一百多年里,罗氏逐渐发展成为人丁兴旺丶富甲一方的大家族,到罗贵时已是第七代了。

  罗贵不但是南宋初年的贡生,而且在珠玑巷里担任里长,在当地是有知识丶有威信的人。

  这年冬天,罗贵召集各家族士绅商议,由于当时中原和江南战乱不断,大量人口涌入岭南,珠玑巷一带已人满为患,不如大家一起移居到南方“土广人稀丶田野宽平”的地方,开辟基址,仍如今日在故乡一样,共结婚姻,朝夕相见。众人听后纷纷赞同。

  随后,各家族士绅在罗贵的带领下,郑重盟誓:“各家寻到土地肥沃的地方开基定居,贫者与富者相互帮助,世世相好无相害。”

  南宋绍兴元年,即公元1131年的正月初五,罗贵代表珠玑巷的97户人家递交了申请南迁的文书,五天之后即得到了官府的批准。

  珠玑巷人纷纷行动起来。多数人家选择走水路。因为没有现成的船只,他们便结伴来到山中,伐竹子,扎竹排。

  据考证,这一片乾涸的河床就是当年罗贵一家19口人放竹排入江的地方。

  公元1131年的正月十六,珠玑巷人在罗贵的带领下,从沙水河解缆,顺浈江南下。

  这是珠玑巷南迁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迁徙,共36姓丶97户丶1000余人。各家各户都带有一定的资金和生产工具;他们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难民。这次南迁也可以说是在官府支持下的有组织的生产力大转移。

  [采访]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研究员 方志钦

  这次大迁徙,主要发生在北宋末年和南宋初年这个时期,当然以后陆续还有。

  那么,这次南迁的人民又带来了中原地区和北方地区好多先进的经济丶文化和生产力,使得广东的经济发展丶文化发展丶社会发展又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这里是位于南海九江的“破排角”。八百多年前,公路的这边还是一片河滩。

  这块纪念碑上,记述了珠玑巷人的南迁。其中有一对关氏兄弟,就是在这里上岸的。

  据史料记载,这对关氏兄弟是从山西解州迁居珠玑巷的。当年,兄弟俩背负着父母的骨殖,跟随罗贵南迁。也许是天意,途经这里时,他们的竹排竟散破了。于是他们登岸将父母骨殖埋葬,并开始在此定居繁衍。这个地方也因此得名“破排角”。

  这是位于新会棠下镇的良溪村。今天,这里的民居建筑仍然保持着明清时期的古檏风韵,几百年前修建的护村墙残留至今,铭刻着岁月的痕迹。

  公元1131年3月底,在历时两个月的艰苦跋涉后,罗贵一家到达了这里。那时的良溪还是一片沼泽。罗贵率众挖塘修渠,疏通排水。由此,沼泽变良田;罗氏一族也如村边的这棵古榕树一般,开枝散叶,安居繁衍。

  罗氏大宗祠,是良溪最大的祠堂,也是罗氏的总宗祠。人才辈出的罗氏后裔继承了可贵的传统家风——自罗贵开基良溪之后,他的子孙并没有株守家园,而是审时度势,不失时机地择土而居,寻求新的发展。据记载,罗贵的六个儿子分别迁往南海丶顺德丶番禺等地,更有后世子孙迁往东南亚丶欧美各国。

  在良溪村对面的仓下山麓,罗贵墓昂然而立。每逢清明,许多分布在各地的珠玑巷后裔都会来到这里祭拜,感念罗贵率众南迁的功绩。

  据统计,自北宋中后期至元初的200多年间,中原及江南氏族自南雄珠玑巷南迁共有130多次。其后裔共有153姓,遍及珠江三角洲地区29个县市的688个乡丶镇丶村。

  尤其在南宋末年,南雄成为面临中原战乱的前沿,众多家族纷纷迁移,珠玑巷十室九空;而与此同时,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人口则迅速增加。正可谓“歇住南恩蕃十系,马来玑巷衍万村”,广东恩平圣堂镇的歇马村人就是以这样的楹联颂扬着先祖南迁开村的功绩。

  歇马村民大多姓梁,先祖曾居南雄珠玑巷,后迁徙至广州丶阳江等地,约在元成宗末年,即公元13世纪末移居此地。在古祠林立的村中,江翁梁公祠中供奉的便是歇马村的开村始祖。

  2004年,歇马村民在修路时,意外地挖出了一百多座清代的功名碑和官职碑,其数量令考古学家们惊叹不已。这些石碑现在被骄傲地立在了村里新修建的广场上,展示着歇马村人在“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时代,所取得的成就。

  据统计,明清两代,歇马村中从文科进士到武科解元,共430多人考取功名,可谓将“耕读传家”的文化传统弘扬到了极致。

  [采访]广州市方志办 历史学研究员 陈泽泓

  珠玑的后人到了岭南以后,由于他们特定的社会地位丶特定的经历,都很注重教育,把中原的那种原来的传统文化丶重视人才的教育意识带过来。很明显的,广东的教育文化是在宋代以后才有了一个很大的转折变化,在宋以前呢,教育方面是大大地落后于中原地区的。

  建造这间村学堂的,是歇马村开基始祖的第十六代世孙。他的孙子梁元桂曾在此寒窗苦读,日后考中了进士,并成为清咸丰帝钦点的户部主政。

  清代官员一般不回本乡任职,而梁元桂却是极少数的例外之一。

  公元1854年,恩平的当地人与客家人发生了大规模争斗。

  当地土着与客家均属南迁汉族,本无积怨,但在当时复杂的历史和社会背景下,却发生了一场波及恩平丶开平丶台山等地的大规模械斗,史称“土客之争”。咸丰帝知道梁元桂是恩平人,钦派他回乡处理此事。经过梁元桂的游说调停,持续13年之久的土客之争终于平息了下来。

  这张石桌是梁元桂从台湾带回来的心爱之物。

  相传,梁元桂就是在这石桌旁度过了他晚年的闲暇时光。“土客之争”平息之后,梁元桂赴任台湾知府。他为官清正,任人唯贤,致力于台湾的各项建设,深得台湾民众拥戴。一位石匠为感激他为台湾做出的贡献,精心打造了一套石桌石凳送给他。梁元桂甚为锺爱,离任之时不远千里将它们带回了家乡。

  珠玑巷先民迁移珠江三角洲,在各地定居,开枝散叶,与原居住地的土着人逐步融合,形成了广东三大民系之一的广府民系。

  千百年来,广府人没有忘记自己的根。在颠沛流离的路途中,在开拓创业的奋斗中,本没有亲族关系的各家各户之间却形成了“异姓一家,同舟共济”的手足之情。曾经共同居住过的珠玑巷,更成为了他们共同的精神依托,共同的故乡。

  [采访]全国政协常委 何鸿燊

  我本人祖籍是在广东省宝安县,在香港出生长大;一直以来,都以身为一个中国人为荣。我也很高兴见到很多珠玑巷的后裔,回去珠玑巷寻根。

  我相信这种现象不止是一时的热潮,而是会一直延伸下去,一代接一代。因为我们中国人爱家庭丶爱民族丶爱祖国,对于祖宗更加非常敬拜。海内外的珠玑巷后裔,只要能够团结一致,一定可以将珠玑巷文化发扬光大,并同时可以向世界展示我们中国人的凝聚的力量!

  珠玑巷南迁先民是一批顽强的开拓者,他们在动乱中迁徙,在跋涉中团结,在创业中进取,为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打开了新的局面。

   [第二集 完]

  第三集 沧海桑田现珠玑

  刘家的铁匠铺位于珠玑巷旁边的一条小街上。这里的生意一直不是很旺,每天就是打制一些镰刀丶铁铲等农具,很少接到大件铁器的订货。好在没有别家铁匠铺,刘师傅倒也不曾体会到所谓的“竞争压力”。

  据史料记载,这条小街旧称“铁炉巷”,因为这里曾经炼铁炉林立,敲打声轰于耳鼓,沿街几十家铁匠铺的生意都着实得兴隆。

  那么,是什么使代表传统农耕文明的铁匠行当没落了呢?

  这是一块陶塑水田,出土于广东佛山的一座汉代墓葬。田地上有堆肥,有犁头;农夫在耕作;另有一只作为运输和交通工具的小船系在田边,展示了当年水网交错的岭南平原地区不同于中原的农耕景象。

  这个陶塑的水田模型出土于韶关地区的晋代墓葬,与佛山东汉墓的水田模型相比,出现了牛耕的造型。这清晰地体现出两晋时期岭南农业生产方式的进步。

  考古实物表明,岭南的牛耕出现于东汉,两晋时期伴随着冶铁业的发展得以普及。

  [采访] 广东省博物馆 研究员 杨式挺

  始兴城郊的白石坪遗址,出了三件铁器,就是一个铁镢或者叫作铁斧,还有铁口锄。铁镢可以是工具,铁口锄肯定是农具。铁器的发明非常重要,就是铁器才能够对大规模的农田丶大规模的荒地进行开垦。

  这一时期,也正是中原和江南的大量人口南迁粤北的时期。此后,岭南的农业随着移民的脚步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了起来。

  这是位于广东番禺沙湾镇的何氏大宗祠。

  祠堂里至今保存着两只锈迹斑斑的残破铁牛。

  据史料记载,这两只铁牛曾经是沙湾的何氏家族在一场土地争讼案中的重要物证。

  南宋末年,沙湾何族的先人何德明,从南雄珠玑巷辗转迁徙到这里。此后子孙繁衍,富甲一方。

  当年,珠江三角洲的大部分地区尚未完全形成可耕作的土地,到处是河流和浅滩。

  何氏先人落户之后,便开始围滩造田,并将自家土地的地界标志埋在田基之下。

  在此后数百年的时间里,与何氏先祖一样的珠玑先民成为这片土地的新主人。当土地的所有权出现纠纷的时候,他们就从田基下起出自家的地标,作为土地争讼官司的证物。当年的沙湾何氏曾经因那两座铁牛打赢了官司,于是便自豪地把它们陈列在了祠堂里。

  这座“留耕堂”便是沙湾何族的始祖祠堂。

  “留耕堂”的老匾,和这“诗书世泽”四个字,是由明代岭南大儒陈献章题写的。

  何氏大宗祠里悬挂有许多楹联,其中这一对:“荫德原由宗祖种,心田留与子孙耕”,不仅说明了“留耕堂”名字的用意,同时也说明,中国人的祖先崇拜,并不是要拿祖宗当神灵和偶像,而是要继承先祖的事业继续耕耘。

  留耕堂始建于元代初期,后毁于战火;明初曾经重建;清朝统一台湾之前实行海禁,要求闽粤两地沿海居民向内陆迁移50里,留耕堂被迫拆毁;清朝收复台湾后,留耕堂再次重建,断续历经30余年,最终形成现在的规模。

  由于何氏大宗祠屡毁屡建的经历,正门上就出现了这样一幅门联:“小宗异,大宗同,钦钦世世;前人修,后人续,享之绵绵”,不仅道出了何氏族人永远和睦的祈望,也表达了珠玑先民在南迁与垦拓过程中“异姓一家,同舟共济”的心愿。

  沙湾何氏在缅怀先祖的同时,也没有忘记在祠堂旁供奉一位从北方而来的神灵。

  这位威仪十足的偶像,就是北帝,也称“真武大帝”。他是道教中五帝之一,代表北方,五行中属水,所以也被认为是“水神”。在水网密布的岭南地区,这位真武大帝与天后妈祖一样,一直是个深受欢迎的神仙。

  今天的玉虚宫里,安放着一尊铜鼎。它是珠玑巷何氏后裔丶澳门特首何厚铧先生向家乡捐赠的。

  这里就是位于番禺石楼镇的何厚铧先生祖居。

  厅堂里至今悬挂着何厚铧先生的祖父与两位祖母的画像。

  [采访]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  何厚铧

  在过去,我自己也是受了很多前辈的鼓励和引导,更加觉得作为珠玑巷的一个后裔,应该深入地了解到我们祖先的一些过去,岭南文化整体的发展,它的根源。

  珠玑巷文化的确是我们岭南文化一个重要的根源,也可以说是广东人,或者所谓叫广府人,不单只是在广东居住,在港澳居住,也都是移居了海外的世世代代很多的广东的华侨的一个很重要的根,这些广府人的一个很重要的文化的依归。

  这是坐落于中山小榄镇的一块珠玑巷人南迁定居故址碑,是另一支何氏后人镌刻的。

  他们的先祖从珠玑巷迁徙到此,弃舟登岸,并开基拓土,建立家园。

  何氏后人在先祖挖掘的井边刻下了“思源泉”三个字,以示不忘祖恩。

  在小榄镇龙田村的这片农田中,曾经有一座小榄围。它是珠玑南迁先民14姓于公元996年联合兴建的。今天,小榄围早已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以至于踪迹全无。但是在一千多年前,珠玑先民要生存就要开荒种田,而在这水网密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农业开发的关键就在于围堤护田。

  这幅略有磨损的碑刻,原来镶嵌在佛山西樵镇的一座河神庙里。小庙拆毁后,它被人们当作了铺路石。当它被重新发现的时候,表面上已经粘满了石灰砂。经过清理,专家们惊喜地发现,这幅碑刻所描绘的,就是珠江三角洲规模浩大的着名基围工程,桑园围。

  桑园围始建于北宋末年,它是中国古代着名的具有岭南特色的水利灌溉工程。它横跨了广东省南海丶顺德两县,位于西江与北江之间,三面临水,因其间有不少桑树园而得名。

  明朝初年曾对长达数十里的基围进行大修。清雍正到干隆年间,围堤由土堤改用石砌。

  这套《桑园围志》刊印于清光绪年间,是干隆年间创修本的增补本;里面详细记録了桑园围的历史,地方政府的维修经过,以及在基围运用过程中总结出的管理制度和维修维护的经验。

  [采访]南海市博物馆 馆员 邓芬

  桑园围,全长68.85公里,它的堤内面积约130平方公里,捍卫农田1500公顷。随着宋代堤围开发以后,对珠江三角洲农业生产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大规模的兴修水利,促使农业发展得很快,耕地不断地扩大,还有堤围起到捍水固田的作用。在清代被誉为“粤东粮食地区之最”,是桑基鱼塘的集中地。

  今天,是吴福祥去鱼塘里起鱼的日子。

  祥叔是顺德龙江镇左滩村的村民,今年50岁了。村里人有的进城打工,有的经商,有的开办了小工厂,而祥叔却一直守着这一大片鱼塘。事实上,这并不是一片通常意义上的鱼塘,能够带来收益的除了池塘里的鱼,还有塘基上种植的果品和蔬菜。用祥叔的话来说,这种良性循环丶可持续发展的立体农业生产方式,是他祖上的发明。

  吴福祥居住的左滩村,古称“甘竹左滩”,建村于宋末元初。村民的先祖大多是途经南雄珠玑巷而迁徙到此的中原移民,如今各姓氏家族的长辈每年还都要回到珠玑巷去祭祖。

  这村子所处的甘竹滩,是明朝初年大修桑园围的起点。村民们世代经营着基围里的桑基鱼塘。

  顾名思义,桑基鱼塘就是在池塘里养鱼,塘基上种桑树。

  [采访]华南农业大学人文学院农史研究室 教授 周肇基

  桑叶可以养蚕,蚕粪用来喂鱼,鱼粪可以肥沃塘泥,塘泥可以用来给桑树施肥,也可以施到其他大田作物上。所以这是一种动植物,微生物共同参与的物质循环的过程,废物利用的过程,没有环境污染是水陆立体的生态农业。

  [采访]中山大学地理系 教授 司徒尚纪

  在珠江三角洲这个地方,原来它是种水稻的。但是到了明中叶以后,社会经济条件改变了,就改为经济作物为主了。

  简单看来它是一个桑基鱼塘,但是它作为一个链条丶一个纽带,把社会经济各个系统都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是一种中国最古老丶最特殊的生态农业。

  桑基鱼塘的生产方式也实现了中国古代“男耕女织”的社会理想。男人下田种地,或下到池塘中捕鱼,妇女则承担了养蚕织丝的劳作,就连老人和孩童都可以做一些辅助性的轻度劳动。一年四季,人们固守在土地上,起居有定,耕作有时。

  如今,这座明清时期修建的码头,显得有些冷落。而遥想当年,大大小小的船只运送蚕桑的景象曾是何等地繁忙。

  据《顺德县志》记载,“粤丝自咸丰初,已销流外国,其最先输出者为七里丝。”这里所说的“七里丝”的主要产地就是顺德与南海两县。由于这里集中了大规模的桑基鱼塘,所以在光绪年间,仅顺德与南海两地所出蚕丝量,就占广东全省每年总出丝量的四分之三。

  这是一架机器缫丝纺车,近一个世纪的尘埃覆盖在破败的机身上。

  当年,它的出现,不但使粤丝的生产实现了机械化,更使近代中国的缫丝业步入了工业化的行列。他的发明者,就是被不少史籍称作“具有新思想”的南海人陈启沅。

  南海西樵,是珠玑巷先民最早南迁定居的地点之一;也是最早出现桑基鱼塘的地方之一。

  西樵山下的简村迄今已有近800年的历史了。村中先后居住过简姓丶陈姓丶冼姓等族群。19世纪,简村的很多人出洋经商。陈姓家族中一个名叫陈启沅的青年,也随着兄长们前往泰国和越南,主要经营丝绸,兼办茶叶。

  这位来自桑蚕之乡的青年发现,家乡的七里丝在这里的销路并不畅,原因是它不如洋丝的品质好。经过研究,陈启沅发现问题并不是出在蚕茧上,而是出在缫丝的机器与方法上。之后,他用了数年时间,潜心研究法国缫丝技术,立志要研造出新式机器。

  公元1872年,陈启沅变卖了家产,在南海设立了中国第一家民营资本的机器缫丝厂——“继昌隆”。

  在今天的顺德西山庙里,竖立着一块当年禁止设立机器丝厂的告示碑,其禁设原因竟是机器伤人和高大的烟囱破坏风水!

  然而,机器时代毕竟到来了。南海多家机器缫丝厂相继建成投产。

  当时,工厂中使用的是陈启沅设计研制的缫丝机,这也是中国第一代机器缫丝设备。它的使用和推广,促进了19世纪后半期直至20世纪初中国桑蚕丶缫丝和生丝贸易的农丶工丶商三个产业的经济增长。

  今天,随着社会经济条件与需求的改变,桑基鱼塘逐渐变成了父辈的记忆,取而代之的是果基鱼塘丶菜基鱼塘。珠玑后裔继承了先祖审时度势的胆略与智慧,在积极寻求高效发展的同时,对生态环境进行合理地开发与保护。

  1988年,新会围垦完成了造田面积1万亩的三龙围;1999年,又完成了造田面积4万亩的新洲围。基塘农业使农垦与水利防灾减灾并行,农业与生态旅游业同步发展起来。

  金秋时节,菊花大会在中山小榄镇如期举行。

  据史料记载,南宋末年的一个甲戌年秋天,一群历经跋涉的珠玑巷人来到了这个野菊花盛开的地方,水网与沃土吸引着他们在此开村辟寨,繁衍生息。

  生活安定后,小榄的家家户户开始栽培菊花。相传,他们的育菊技艺还是当年在珠玑巷时由胡妃传授的呢。

  此后,每到万菊争艳之时,小榄人设立花场展示园艺,文人雅士吟诗作对,时称“黄华会”。到了公元1814年,又是一个甲戌年,小榄人为纪念先祖从珠玑南迁落籍小榄,举办了大规模的菊花大会,并商定以后每60年一届,永不更替。

  “黄花满地缀珠玑,广府人称是故居”。在沧海已成桑田的今天,菊花大会成了年年举办的盛会。珠玑后裔们用这些不畏风霜的花朵,展示着他们不断开拓创新所建造的美好家园。

  [第三集 完]

  第四集 百艺风华映珠玑

  2004年9月,广东顺德右滩村的村民在村里的大米加工厂发现了一块木匾。从匾的落款来看,它已经有近400年的历史了。据村中的黄姓老人回忆,这匾还是在十年动乱期间被他们藏匿在那里的。

  据《右滩村黄氏族谱》记载,此地黄氏原籍为湖北云梦县,黄居正为迁徙珠玑巷的始祖。两宋时,黄氏陆续由珠玑巷南迁,分布在珠江三角洲地区。

  经考证,这块“一品百龄”匾的主人便是右滩村中的黄氏后裔,明末礼部尚书丶文渊阁大学士黄士俊。

  公元1607年,黄士俊在科考中一举夺魁,高中状元。这是顺德建县以来的第一位状元,消息传开,族人与邻里丶乃至整个县城都为之轰动。

  [采访]广州市方志办 历史学研究员 陈泽泓

  黄士俊是广东明代的三个状元之一,在朝里面地位很高,历任晚明四朝的京官,南明两朝的高职。在朝里面是做了一些好事的,当时他官作到了尚书,有一个外号叫“清正黄尚书”。

  “清正黄尚书”的美誉,赢来了皇家的恩典。

  右滩村外的山坡上竖立着一块石碑。碑文中显示,这里原来就是明崇祯帝钦赐给黄士俊曾祖父母的墓地。皇帝在赐文中盛赞老人对其后代教导有方,子孝孙贤;特遣黄士俊从京城返乡,造坟立碑。

  公元1630年,黄士俊的父亲已百岁高龄。崇祯帝恩准黄士俊暂返故里为老父贺寿,后又派遣地方官亲自到右滩村宣诏,御赐其父“一品百龄”封号,以示恩宠。为谢恩载德,黄家依诏在宗祠中立了这块高1.6米,宽1米的牌匾。

  顺德的清晖园,原称“黄氏花园”,修建于黄士俊高中状元之后。

  公元1650年,清军攻破广州。年过八旬的黄士俊薙发易服,落得个“晚节不保”的名声,黯然返归故里,隐居黄氏花园。

  清干隆年间,黄家衰落。当地的龙氏将黄氏花园购进。嘉庆11年,龙氏请书法家书写了“清晖园”三字于正门上方,以喻“父母之恩如日光和煦照耀”。

  经过龙氏前后五代人的多次修建,清晖园逐渐形成了格局完整而又富有特色的岭南园林,与东莞可园丶佛山梁园和番禺余荫山房并称“广东四大名园”。

  番禺的余荫山房,始建于清同治五年,距今已有130多年历史。整个园林设计精巧丶布局紧凑,不足3亩地的园区内分布着碧水廊桥丶亭台楼阁。

  园林故主人邬彬晚年看破世情,远避官场,回返故里番禺南村,在邬氏宗祠旁边的空地上建造了余荫山房,意思是承蒙先祖余荫,使子孙后世更加荣华富贵。

  番禺南村邬氏原籍江西南昌。先祖由珠玑巷南迁番禺,堂号“光大”。余荫山房故主人邬彬是“光大堂”第24代。

  余荫山房池塘旁边,有一座“临池别馆”,据说是山房主人吟诗唱词丶挥毫泼墨的书斋。

  邬彬和他的两个儿子都是举人出身,故当地有“一门三举人,父子同登科”之说。

  与书斋隔池相望的,是全园的主体建筑“深柳堂”。

  当年,清咸丰帝诰封邬彬及其祖父和父亲为“通奉大夫”,诰封其祖母丶母亲和妻子为夫人。建造余荫山房时,邬彬请来技艺高超的木雕师傅,将诰封圣旨雕刻成匾以显荣耀。如今,这幅巨大的诰封匾仍旧被保存在深柳堂内。

  佛山的梁园,始建于清嘉庆年间,距今已有170余年的历史。

  这是一座典型的岭南文人园林,由时任内阁中书的梁蔼如及梁九章丶梁九华丶梁九图叔侄四人,历时40余年,精心营建而成。

  梁园以其规模宏大丶布局精妙和内涵丰富而位居“广东四大名园”之首。

  富于空间变化的建筑与园林浑然一体;松堤柳岸丶曲水逥环与果木成荫丶繁花似锦,形成特有的岭南水乡韵味;千姿百态的大小奇石,更使梁园在广东古典园林中独树一帜。

  东莞的可园,始建于公元1850年。

  当年,园主人张敬修为了建园,曾不惜举债;最终,历时八年才建成了这座“可人心意”的园林,命名为“可园”。

  园中景致疏密有序,高低错落,均冠以“可”字。

  金鱼池旁的可楼,是可园中最高的建筑,也是可园的标志。登高远眺,园内美景尽收眼底。

  可园建成后,酷爱金石书画的张敬修广邀文人雅士到此挥毫泼墨。当时的着名画家居巢和居廉,在此客居达十年之久。

  二居均以花鸟见长,画风细腻丶工巧丶雅致,非常适合当时人们的审美心理与欣赏习惯,对晚清的岭南画坛影响深远。

  二居在园中传授了众多弟子,其中最有成就者为岭南画派的创始人高剑父和陈树人。

  [采访]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研究员 方志钦

  清代以来开始形成的岭南画派,到清末民初呢,就真正形成了流派了。最着名的人物就是两高一陈,高剑父丶高奇峰两兄弟,还有个陈树人,他们是岭南画派的代表人物。

  他们画的是国画,但是吸收了西洋画的透视,同一般的国画不同。追根溯源呢,这个岭南画派沟通中外的特色是很鲜明的;在中国的美术发展史上,特别是近现代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佛山祖庙,是岭南最大的北帝庙,始建于北宋,曾在元代末期毁于战火。

  自明初重建后,历经二十多次修葺扩建,祖庙已形成为三进院落的四合院式大型建筑群,占地面积达3500平方米。

  古时的佛山,素以铸造业闻名。这尊北帝铜像铸造于明代,重达2.5吨。殿外的将军铁人丶铁蟾蜍等,堪称佛山铸造业之精品。

  如今,人们来到祖庙,不单是为了参拜真武大帝,更多的是为了参观这个荟萃了岭南建筑与民间艺术瑰宝的博物馆。

  [采访]佛山市博物馆 副研究员 肖海明

  祖庙和佛山的历史密切相关。

  从宋代以来,中原人经过珠玑巷南迁,然后来到佛山这里定居。他们来的时候就聚族而居,每一个族占一个地方。各个族之间就会发生矛盾。为了协调这种矛盾,从宋代以来,特别到明清逐渐形成了一种庙议的制度,就是说各个宗族有什么事的话,宗族派负责人来祖庙这个地方来开会,来商量佛山的大事。

  佛山祖庙,是最具代表性的岭南建筑之一。主要是它的一些三雕两塑,非常有特点。三雕,就是木雕丶砖雕丶石雕;两塑,就是陶塑和灰塑。

  随着清代珠江三角洲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些大规模的陶塑瓦脊便应运而生了。祖庙中共有六条陶塑瓦脊,都是光绪年间的作品,产自佛山附近的石湾,那里素有“南国陶都”的美誉。

  陶塑内容多是历史故事,而造型则是惟妙惟肖地定格在粤剧中的一个演出场面。人们不仅可以从中鉴赏到石湾工匠那杰出的塑陶技艺,更可以感受到当时人们对粤剧的喜爱程度。

  这座万福台,位于佛山祖庙南端,是专供粤剧演出的大戏台。

  万福台是岭南地区规模最大丶保存最完好的古戏台,迄今已有近350年的历史了。

  这道金光灿灿的木雕隔板将万福台的前后台分开。上面的金漆木雕,以洗练粗犷的刀工雕刻出福丶禄丶寿三星,降龙丶伏虎罗汉,“曹操大宴铜雀台”的故事;其娴熟的技艺与紧密的布局丶堂皇的装饰堪称一絶。

  粤剧,又称“广府大戏”,发源于佛山,其源流可上溯到明嘉靖年间。

  旧时,佛山的粤剧戏班有一个惯例:每有新班组成,其首场戏定要在祖庙万福台上演,经审阅通过之后,缠可以乘着红船下到广东四乡演出。所以那时的万福台又承担着审戏台的重要作用。

  最初,粤剧演唱用的是桂林官话,后来逐渐演变成粤语,流行于两广和港澳地区。随着广府人徙居海外各地,粤剧也变成了世界上流传最广的地方剧种,可谓有华人的地方就有粤剧。

  如今,粤剧剧目已多达一万一千多个,堪称世界之最。

  这是位于万福台旁的“琼花会馆”旧址。

  琼花会馆,是佛山粤剧戏行最早的行会组织。那时,佛山本地戏行的艺人在这里祭祀粤剧祖师“华光大帝”,同时还在这里收徒教习,组班排练。

  今天,琼花会馆已经改建成广东粤剧博物馆,这里对粤剧各流派及其代表人物有着详尽的介绍。

  说京剧必说梅兰芳,谈粤剧必谈红线女。海内外的广府人都知道,哪里有粤语,哪里就有红线女的“红派”曲腔。

  红线女从艺六十年,在前人的基础上不断开拓丶创新;以独特的唱腔艺术塑造了一个个光彩夺目的舞台形象,在粤剧史上留下了绚丽篇章。

  红线女的艺术代表着当代粤剧旦角艺术的最高成就,被誉为岭南文化瑰宝。

  1940年,着名粤剧丑生李海泉夫妇喜得贵子。就是这个时常与父亲在一起切磋武艺的青年,日后竟成为了征服全世界无数观众的电影明星。他就是李小龙。

  这里是顺德均安镇的上村。

  在这条小巷的深处,坐落着李小龙的祖居。

  故乡的人们以李小龙为荣。不知从何时起,这条小街已被更名为“小龙巷”。

  南拳大师级人物李小龙,以自创的现代技击术让中华武术在世界范围内得到真正广泛传播。他的电影超越了民族与国界,成为国际文化交流的特殊语言;他所塑造的人物形象,也使其成为全世界“小龙迷”心目中坚韧丶顽强又充满中国智慧的英雄。

  与李小龙相比,清末民初的佛山武术大师黄飞鸿的传奇中,更多了一些行侠仗义与济世为怀。以黄飞鸿为题材的文艺作品数不胜数,仅仅是影视剧就已经超过了一百部,打破了吉尼斯世界纪録,其中甚至还包括动画片。目前,黄飞鸿的徒弟与再传弟子遍及海内外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由于影视媒体的推介,黄飞鸿的名字也与佛山醒狮的形象紧紧联系起来。

  醒狮,又称“南狮”,发源于佛山,与南拳素来融为一体。

  醒狮表演通过狮子的表情和采青的各种动作,寓意人们经过艰苦跋涉与辛勤劳动之后,终于获得了成功。

  在佛山丶在岭南,醒狮狮艺深受人们喜爱,凡有节日庆典,必有醒狮出场。醒狮不仅舞出了热闹丶欢娱的气氛,更舞出了一种不畏艰险丶进取开拓的民族豪气。

  这首透着吉祥与喜庆的乐曲,名为《娱乐升平》,是一首广东音乐名曲。

  广东音乐的诞生地之一,就是位于番禺沙湾镇上的这座三稔厅。人们用当地话称之为“私伙局”,相当于西方人所说的“沙龙”。

  清末民初的时候,三稔厅曾经是号称“何氏三杰”的何柳堂丶何与年与何少霞以乐会友丶交流乐技的重要场所。

  当年,何博众博采众长,独创了“十指琵琶”演奏技法,创作出这首名曲《雨打芭蕉》,为广东音乐的演奏与创作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他当年曾在此授徒,其中,嫡孙何柳堂造诣最高,成为广东音乐雅派的开创者;另有何少霞“十指琵琶”技法深为精湛,同时又通晓其他民乐器,对广东音乐的发展影响很大。

  广东音乐就是从这三稔厅开始,跟随广府人的脚步,带着它鲜明的个性,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这一曲《赛龙夺锦》是何柳堂的作品。它淋漓尽致地描绘出龙舟竞渡时,百舸争流的热烈与阳刚。

  赛龙舟,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大江小河上每年一度的重头戏。

  这种凝聚着集体英雄主义和进取精神的运动,正是珠玑先民在开基创业丶开发岭南的过程中形成的;它是广府人“齐心合力,同舟共济”祖训的外在体现;也是珠玑后裔拼搏向上丶勇往直前精神的内在显现。

  [第四集 完]

  第五集 风云世事问珠玑

  这是一支非同一般的毛笔。其特别之处在于,笔尖不是羊毫,也不是狼毫,而是茅草。用它写出的字体遒劲而雄浑。

  这种“茅龙笔”的创制者,就是岭南大儒陈献章,人称陈白沙。后人评价他用这种笔写出的书体,“以生涩医甜熟,以枯峭医软弱,世人耳目为之一新”。

  陈白沙曾经以“不尚声华,唯务实际”为宗旨,设馆讲学,从广东省内丶外慕名而来者终年不絶。所以当年人称“天下莫不知有白沙先生”。

  身处岭南的陈白沙,以批判创新的精神,打破程朱理学的垄断,开创了明儒心学的先河。他提倡“学贵质疑”,即独立思考的学风,以“宇宙在我”的理论肯定了个人在天地万物中的存在意义,重振儒学的人文精神。

  公元1586年,明万历帝诏命,将陈白沙的牌位加入了从祀孔庙的历代先贤位列中,这是对于儒家学者的肯定,也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一生能够得到的最高荣誉。

  [采访]江门市陈白沙纪念馆 梁炳尧

  陈白沙先生,是明朝着名的理学家丶教育家丶诗人跟书法家。

  在宋朝时期,由于战乱和灾害,他们的祖先从河南那个地方迁移到广东的南雄,在珠玑巷定居。后来由于胡妃之乱,他们的祖先又向南再迁移,到了江门的外海。

  这座贞节牌坊,位于江门市白沙乡仁贤里,是明宪宗为表彰陈白沙母亲的贞节事迹而下诏兴建的。陈白沙淡泊名利丶以孝为先的道德观念,与其学识齐名。因感念母亲在父亲早亡后独自将他抚育成人的艰辛,陈白沙于56岁时辞官还乡,侍奉高龄老母,以尽孝道。

  忠与孝,是中国古代文人处世的重要准则。东莞潢涌村的黎氏先祖更是将此作为堂号,用以警示后人。据考证,潢涌黎氏由陕西西安,南迁至江西赣州,之后经南雄珠玑巷南下进入广州,并于宋朝时迁入潢涌。

  潢涌黎氏的开基始祖名叫黎宿。值得一提的是,这位黎宿就是古代着名的“二十四孝”故事中“割股疗亲”的主角。这座挂着“忠孝堂”木匾的黎氏大宗祠,就是为纪念他而建造的。

  据考证,黎姓是珠玑巷南迁后裔中在广东省分布最广的姓氏,遍及南海丶顺德丶中山丶番禺丶东莞等地。其中,番禺黎氏原居姑苏,早在唐代就有迁入珠玑巷的记载;南海黎氏原籍河南开封,宋代靖康年间迁入珠玑巷;顺德黎氏原籍江西卢宁,宋末元初为避战乱迁入珠玑巷,驻留不久,又因战乱迁出。

  [采访]原广州市市长 广东南雄珠玑巷后裔联谊会会长 黎子流

  我在没有当市长以前,已经知道了南雄珠玑巷。这完全是从我的祖辈丶族谱传下来的。从童年时代已经很清楚,我姓黎的嘛,从南雄珠玑巷流传到顺德,我是第二十一代的。

  东莞潢涌的黎姓至今已经繁衍了近三十代。

  这位,是村中的黎姓长辈,黎丑品老人。平日,他喜欢呆在村里的老人娱乐室,就这样静静地坐着;如果有人上前搭话,他便会将潢涌村的历史故事娓娓道来。

  老人喜欢的这座娱乐室,原来就是潢涌黎姓第二十二代传人——黎攀镠的家庙。

  黎攀镠是清道光年间的进士,曾经在闽南丶京城和江南等地为官,所到之处无不见鸦片泛滥,毒害国人。

  公元1836年至1837年,黎攀镠两次上书道光帝陈请缴禁鸦片,并在此后积极响应了禁烟派的主张和举措。

  公元1838年,湖广总督林则徐呈送了一道奏折,痛陈鸦片对国民和国家的荼毒。道光帝被其中的一句话震动了:如果任由鸦片泛滥,“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这里是位于广州虎门的销烟池。它记载了人类第一次销禁毒品的壮举。

  公元1839年6月3日,价值800万两白银的鸦片在这里被彻底销毁了。

  第一次鸦片战争由此而爆发了。

  公元1840年,曾任兵部主事的何文绮辞官返乡后不久,来到广州执教,其门下学生多有成才。然而,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后,时局的动荡使这位教书先生放下了教鞭,与当地士绅商议支持反抗英国侵略者的斗争。当地还传说,何文绮曾参与了三元里抗英。

  佛山南海的烟桥村,是何文绮的故里。三元里抗英失败后,对朝廷甚为不满的何文绮回到家乡主持族务,随后重新修葺了这座何氏六祖祠堂。

  何氏六祖是烟桥村的开村始祖。《南海烟桥何氏族谱》记载,何氏祖公经南雄珠玑巷迁入岭南,定居东莞石龙。何氏六祖捕鱼寻到此地,看到自然环境优越,便决定在河边开村定居。如今的何氏传人已是第26代了。

  今天的烟桥村仍旧保留着当年的布局。一条“烟桥正道”贯通南北,是全村的中轴线;正道两边分布着大量明清时期的街巷龢民居建筑。

  在六祖祠堂外,有一道巨幅石刻,这是何文绮一生得到的最后荣誉。为表彰他的品学德行,两广总督张之洞向光绪帝呈奏,请准何文绮入“乡贤祠”,享后世瞻仰。这道石刻就是为纪念此事而镌凿的。

  这是一本被汉译为《西学东渐记》的回忆録。它的作者,就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位留学生——容闳。这本书曾在家国疾弱的岁月里影响了几代中国学人。

  今天,位于珠海南屏镇的容闳故居只剩下了这半堵残墙。而它的主人在当年凭藉着不懈的努力,终为近代中国的求知者们开启了通向新知的大门。

  1870年的一天,美国耶鲁大学毕业的“洋学生”容闳走进了两江总督曾国藩设在安庆的大营。自从走出耶鲁校门的那一天起,容闳的心中便有一个了夙愿:“有朝一日,中国教育普及,人人都懂得公权与私权的意义,那时无论什么人,谁敢侵害其权利,必有胆力奋起自卫!”

  在曾国藩着手筹备江南制造总局的时候,他曾委托容闳以六万八千两白银前往美国购买机器。多年之后,容闳向曾国藩道出了他的夙愿,即培养现代化的人才,向美国官派留学生。

  公元1871年,两位洋务派重臣曾国藩与李鸿章联名,向同治帝和慈禧丶慈安两宫皇太后会奏:选拔聪颖子弟到海外留学,努力钻研,以实现皇上逐步自强的夙愿。虽然清廷派遣幼童留学的目的并不完全符合容闳的初衷,但是这毕竟是脱离“所学非所用”的旧式教育的第一步。奏折中陈述的这一“中华创始之举,古今未有之事”,最终打动了垂帘听政的两宫皇太后。

  公元1872年8月11日,第一批30名10到15岁的幼童换上新衣,在上海登船,前往大洋彼岸的新大陆。

  留美幼童前后共派出过四批,120名,其中广东籍的就有84名。之后,清廷又派出一些少年赴德国和英国,学习陆军和海军等专业知识。在这些小留学生中,有后来的中华民国第一任总理唐绍仪丶北洋大学校长蔡绍基丶清华大学校长唐国安,以及设计修筑了京张铁路的詹天佑。

  朗朗读书声从珠海南屏镇的甄贤学校里传出来。这里是容闳在推动官派留美幼童计划的同时,在自己的家乡带头捐资倡办的“甄贤社学”。

  留美幼童计划最终在清廷保守派的压力下破产。晚年的容闳却并没有停下为国家寻求变革之路的脚步。在康梁维新和孙中山进行民主革命的时候,容闳都伸出了支持与援助的手。

  广东南海苏村,是康有为的出生地。

  苏村是由苏氏于公元1205年开村,后来陆续有陈氏丶潘氏丶徐氏丶黄氏丶康氏等姓氏迁到此地。

  据《苏村康氏族谱》记载:南宋时期,苏村康族由南雄珠玑巷迁来;至康有为已是第21代。

  公元1876年,18岁的康有为在广州参加乡试落榜,祖父就将他送到礼山草堂,拜当时的大儒朱次琦为师。

  朱次琦,南海九江人,人称“九江先生”,其先祖也来自珠玑巷。九江先生为官时政绩卓着,弃官后在家乡设馆收徒讲学。他的学术思想以“经世致用”丶“资治明道”为主题;办教育则以“经世救民为归”,“不为无用之空谈高论”为宗旨。这秉承了岭南地域赋予的特有学风,虽在学术观点上与明代大儒陈白沙有出入,但在治学思想方面却又异曲同工。

  康有为师从九江先生三年,系统学习了中国的哲学丶史学和文学,然而却始终没有从中找到救国救民的方法。在深深的苦恼中,康有为离开了礼山草堂。

  这里是位于南海西樵山的三湖书院。

  当年,辞别了九江先生的康有为,就是在三湖书院遇到了他的政治启蒙老师,张鼎华。在这位学贯中西的翰林院编修的指导下,康有为开始阅读西方的政治改革书籍,研究西方的民主思想,探索救国强民之路。因为正是从这三湖书院开始,康有为形成了他的变法维新思想,所以后人将这里称为“戊戌摇篮”。

  从1888年开始,康有为多次上书光绪帝,提出变法维新的主张。

  他在广州创办了“万木草堂”,宣传维新思想,培养和造就大批变法维新骨干。其中就有新会人梁启超。

  梁启超出生于广东新会茶坑村。据史料记载,梁氏家族是北宋年间从陕西潼州来到广东南雄珠玑巷,后迁徙至新会定居。

  梁启超的祖父和父亲都是秀才;他的三个儿子,梁思成丶梁思永和梁思礼则是原中央研究院和现中国科学院的院士,故梁家有着“一门三院士”之称。

  1890年,梁启超结识了康有为,并拜他为师。第二年,梁启超入读“万木草堂”。 16岁中举的梁启超曾被誉为“岭南奇才”。康有为的思想又为梁启超打开了眼界,他禁不住发出感叹:“生平从此时开始才知有大学问”。

  1895年,为反对签订《马关条约》,康有为号召各省在京应试的1200余举人上书清廷,痛陈时局危机,再次要求变法图强。

  然而,1898年,康梁倡导的“戊戌变法”仅仅维持了103天,便被扼杀在了摇篮里。

  就在此时,珠玑后裔中的又一位风云人物——孙中山,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孙中山出生于广东中山翠亨村。据孙氏家谱记载,其先祖原居山西太原,后辗转迁居珠玑巷,又因胡妃之乱迁出,经东莞,徙居此地。

  家国疾弱,使孙中山走上了民主革命的道路。

  1905年8月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在东京成立,孙中山被一致推举为总理。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为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画上了句号,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

  从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面对着数千年未有的全新变局。

  在这变局中,岭南学人以“学贵质疑”丶“唯务实际”的精神,为国家龢民族的发展强大不断探索前进,直接推动了中国历史的进程,以农耕文明的温厚迎接海洋文明的挑战。

  正如梁启超曾经说过的:海者也,能发人进取之雄心。

  [ 第五集 完]

  第六集 赤子丹心汇珠玑

  在广州,有一条老街名叫“十三行路”;今天,这里已经是闻名全国的服装批发交易集散地。每天清晨,都是这样一番情景……

  阿桂在这里经营服装已经有七丶八年了;每逢假期,外甥女阿婵总要过来帮忙。

  和这里所有的商户一样,凌晨4点钟,阿桂就要赶来进货丶清点丶上架;6点一过,第一批主顾就上门了。

  中午时分,来自全国各地的服装商贩满载而归,所有的交易就此结束。500米长的十三行路瞬间安静了下来。

  实际上,凝聚在十三行路上的商业气氛出现于三个多世纪以前。

  当年,排列在广州珠江上的商船长达十数里;英国商人感叹说,那繁忙的情景,甚至超过了伦敦的泰晤士河。

  外国商人在此地设立的商馆,统称为“十三行夷馆”。

  据记载,截止到鸦片战争之前,扺港洋船每年多达200艘,税银突破180万两。广州变成了清廷财源滚滚的“天子南库”,十三行更成为当时的中西贸易中心。

  这是一只烧制于清嘉庆年间的广彩爵,它的外壁绘有一幅“粤东省城十三行”图。

  广彩,即“广州织金彩瓷”,兴起于清雍正年间。当年,不仅中国传统图案的广彩大受欢迎,而且外国商人的订货中,还要求将本国民众熟悉的图案绘制在广彩瓷器上;到了晚清,出现了这样的将美国鹰旗与清朝龙旗合绘的蛋形碟。

  广彩一经出现,立即成为了外销瓷中的佼佼者。它与名列中国四大名绣的广绣一起,都成为当时海上丝绸之路上的主要货品。

  [采访]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 研究员 李庆新

  西汉以后海上丝绸之路逐渐地兴起,特别经过六朝到唐代已经是相当发达了。广东这一带是一个重要的出海口。唐朝中期的广州通海一道,就是一条从珠江口一直到波斯湾头的主要的海上交通航线。

  中国的先民很早就在这里经营他们的海洋经济和海洋文化。东南沿海特别像广东丶福建尤其是如此。

  [采访]五邑大学华侨历史研究所 教授 张国雄

  广东丶福建有着向海外发展的一个传统。

  那么再加上在鸦片战争以后不久,在美洲丶澳洲(澳大利亚)发现了金矿,大量需要劳动力,广东和福建沿海地区大量的华侨就开始出现了。

  我们几千万华侨分布在全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是主要集中在一个就是东南亚,第二个地区就是美洲。那么这一地方的华侨华人主要来自于珠江三角洲。那么这一批华侨华人,他们的祖先就是我们以前常说的,都是从北方,经过珠玑巷来的,珠玑移民的后裔。

  在1949年以前,两大区域各自出现了一个华侨领袖,东南亚的华侨领袖是福建的陈嘉庚,美洲华侨的领袖就是广东开平赤坎的司徒美堂。

  这里是司徒美堂的故居,室内的陈设仍旧保持着他14岁离开家乡时的模样。

  司徒美堂旅居美国70年。在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丶在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司徒美堂积极组织华人华侨筹饷捐款,支持祖国的革命和解放事业。新中国成立后,他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委和政协委员。

  司徒美堂为祖国的建设倾注了余生,鞠躬尽瘁,其爱国丶奉献精神,为后世景仰,为人民铭记。

  这条河名叫“潭江”,在水网密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最为普通不过了;但是,伫立于河岸边的建筑群却令置身其间的人们不禁惊诧:这里难道真是一座中国的小镇吗?

  这个充满欧洲风情的小镇,就是司徒美堂的故乡,它位于广东开平,名叫“赤坎”。

  赤坎司徒氏来自河北,于宋代从南雄珠玑巷经广州迁徙到这里定居。他们以“教以人伦”为族训,世代重视文化教育。到了近代,本族华侨在海外谋生的艰辛与屈辱,更使他们体会到回乡发展文教丶广开民智的重要。

  这座葡萄牙式建筑矗立在赤坎镇的东端,它就是旅居海外的司徒族人捐资建造的家族图书馆,1926年开馆时,藏有《四库全书》和多种外国文学名着译本。

  三年之后,另一座欧式建筑在赤坎镇的西端拔地而起。这是镇上古老的关氏家族建造的图书馆。开馆时,这里不仅藏有《二十四史》等鸿篇国学巨着,还有定期更换的多种国外报刊,全部由关族的海外宗亲提供,为小镇带来世界各地的时事资讯。

  据史料记载:旧时,是这条老街巷将司徒氏与关氏家族的聚居街区分开了。一河同岸上的两个家族,在各自地界上修建了自家的河堤丶码头和桥梁。到了近代,旅居海外的两家宗亲纷纷回乡,竞相建立了自家的医院丶银行和轮船公司等。

  那时,赤坎镇上的两大家族就是这样相互竞争,又互不往来。

  [采访]五邑大学华侨历史研究所 教授 张国雄

  这种家族冲突是,农业社会这种家族利益所带来的一种必然现象。

  但是我们同时看到,这样一种基于农业社会的家族关系,进入一种商业社会里头,因为这个镇毕竟是以商业为主的,它互相竞争的方式就影响到这两个家族互动的方式发生变化,由传统农业社会的行为方式在一种商业环境中的一种变形,最后变成了互相竞争而双赢。

  这种竞争是在共同承认对方的前提下,来共同发展这个镇。

  这所开平中学是赤坎镇两大家族实现竞争双赢的见证。1934年,在当地政府的调解和支持下,司徒氏与关氏的海内外宗亲联合为修建学校捐款。次年学校建成,并投入使用。

  开平,与同在江门地区的新会丶恩平丶台山和鹤山一起,并称“五邑侨乡”。这里是广东历史上出国人数最多的地区。

  据统计,现在江门五邑的总人口约为396万。而从五邑出洋的华人丶华侨与港澳同胞,及其后代的总人口就有376万,那几乎又是一个“海外五邑”了。

  在开平的乡野中,散落着数不清的碉楼。

  这些本是为了防备匪患与洪水的碉楼,因为主人在异国他乡的经历,而变成了一座座的建筑艺术珍品。它们记録着主人曾经的屈辱与艰辛,也叙述着他们今天的喜悦和荣耀。它们是属于五邑侨乡,也是属于世界的珍贵文化遗产。

  这是位于江门市的一个火车站旧址,它曾经是中国最长的侨办铁路“新宁铁路”的终点站。

  1904年,一位60岁高龄的老华侨带着自己的全部资产回到了家乡台山,他同时也带回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修建一条“不招洋股,不借外债”的中国人自己的铁路。当时的台山被称为“新宁”,这条从江门到台山的全长138公里的铁路,即称为“新宁铁路”。其招集的股本36万余元几乎全部来自华侨。

  这位筹建新宁铁路的老华侨,名叫陈宜禧。他曾经是一名修筑美国太平洋铁路的华工。

  这是一份被称为“口供纸”的文件。它记载了一个华工出国前向资方陈述的自己的家庭情况,也记録了中国人面对海洋时的另一段苦难历史。

  和当时的许多年轻人一样,阿财带着新婚不久的妻子来到省城谋求发展。

  一则招收华工的广告吸引了他们。

  单纯的年轻人被这些话打动了。虽然路途遥远,虽然长期的离别令人心碎,但是为了未来的美好生活,阿财还是去招工的地方报了名,签下了赊欠旅费出洋做工的契约。可是,阿财万万没有想到,这一去之后,自己却再也没能回来。

  [采访]广东省开平市碉楼研究所 谭金花

  我小时候在我们农村那里,就常常只看见有大婆——我们本地话,阿婆就是大婆——很少看见有大公啊。所以我觉得,这就是一个普遍的现象。

  我记得我曾祖父去世的时候,就是我们去河边,去接我曾祖父“回家”。他们叫了一个法师。他用一根绳子绑住一个鸭子,非常用力地扔到河中间,然后很慢很慢地拉回来,然后就抱着那个鸭子回家,说这就是把我的曾祖父的魂从外国带回家乡。

  这就是那张赊欠旅费出洋做工的契约。而比这种诓骗“赊单工”的手段更为卑劣的,则是武力绑架,这被称为“卖猪仔”。

  华工们就是以这样单薄的身体,承担着修筑铁路丶水库丶开矿等繁重的劳动。他们用自己的血汗乃至生命奠基了当地的繁荣,为所在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这是广东恩平杏圃村的一条小巷。公元1883年,这里诞生了一个日后让世界震惊的男婴,他,就是享有“中国飞行器之父”美誉的冯如。

  1911年的一份美国报纸,登载了这样一篇文章:“他将给中国龙插上翅膀”。文章报导了在美国奥克兰制造飞机的中国青年,冯如,将要驾机归国的消息。

  冯如12岁就离乡赴美国做工。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的消息,使冯如既震惊又兴奋,他开始刻苦钻研机械制造技术,立志要学成此技,报效祖国。

  1910年,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国际飞行比赛中,冯如驾驶自制的双翼飞机,夺得冠军。

  一年之后,冯如携带着两架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飞机,回到了故乡。

  每天,这支咸水歌都会飘荡在小鸟天堂。阿嫂的歌声里洋溢着天马人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

  小鸟天堂,位于广东新会的天马村。相传,很久以前,一个渔夫经过这里,为了栓住小船,他在河中插了一根榕树枝。渔夫走后,榕树枝在河水的滋润下竟一天天长大,最终长成今天这般枝繁叶茂,成为小鸟栖息的天堂。

  珠玑后裔,就仿佛是这一木成林的大榕树。他们长途跋涉寻找新的土地;他们开枝散叶,遍及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但是,他们根植故土丶心系故乡。

  很久以来,迁居到珠江三角洲各地的珠玑后裔有着这样一个传统:每逢佳节,他们都要带着家人来到珠玑巷,寻根问祖。

  随着珠三角地区经济与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古老的珠玑巷深深地牵动着每一个珠玑后裔的心。回归故里的广府人,都在渴望着故乡能够焕发出新的生机。

  终于,这一天来到了。

  小城沸腾了。人们倾城出动,迎接着远方归来的亲人;他们来自珠江三角洲,来自港澳台,来自世界各地;他们代表着数千万的珠玑后裔。

  1995年的这一天,广东南雄珠玑巷后裔联谊会正式成立了。全国政协副主席霍英东和马万祺丶时任广东省省长朱森林丶时任广州市市长的黎子流,连同来自十六个国家和地区的珠玑后裔代表丶海内外嘉宾共一千七百余人,参加了盛大的成立大会和第一届恳亲大会。

  从这一天开始,开枝散叶在世界各地的珠玑后裔,找到了与先祖和故土相沟通的纽带;从这一天开始,珠玑先民所创造的文化通过这条古老的街巷,更加紧密地与珠玑后裔的精神家园联系起来。

  [采访]原广州市市长 广东南雄珠玑巷后裔联谊会会长 黎子流

  在大家努力下面,组成这个南雄珠玑巷后裔联谊会。这个会不单是(包括)粤北丶广州丶珠三角,还有东南亚,还有海外,北美丶南美都有,很广泛。

  南雄珠玑巷,首先是我们的发源地。饮水思源,想起了祖辈,那么艰苦勤劳,才有我们中华民族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今天。

  要把珠玑巷的文化历史发掘出来和发扬光大,把这种精神表达出来,那么这是很重要的一个工作。

  欢庆过后,人们欣喜地发现,广东南雄修复珠玑巷领导小组早于1990年便展开了工作。在岭南建筑大师莫伯治先生的设计下,一条仅剩几百米的古巷,被初步规划成一个六平方公里范围的文化古迹保护区。100多个姓氏的宗祠和纪念馆得以修缮或正在兴建,它们将成为人们饮水思源丶寻根问祖的载体。

  [采访]香港恒基兆业地产有限公司主席 李兆基

  珠玑巷,我们先祖是在那里落脚的,一直到现在大约有四千万人。四千万人之中,有很多在广东;一部分出了国,各个国家都有华侨。光宗耀祖丶承先启后是我们应该要做的。

  [采访]澳门财神集团董事长 肖德雄

  中国人什么时候都是饮水思源的。你想一想,没有以前的祖宗,怎么有我们的现在呢?所以这些人发达了,我们相信都不会忘记祖宗的。澳门的兴旺发达一定会带动珠玑巷。

  [采访]全国政协副主席 澳门中华总商会会长 马万祺

  近年来,越来越多海外华人华侨到南雄,访问祖先经过的地方。现在我们祖国一天天地强大,另外呢,也感觉到华侨华人热爱我们的祖国是一天一天地高涨。

  [采访]香港新世界发展有限公司主席 郑裕彤

  珠玑巷人的精神是异姓一家,没有分别,没有隔膜,很勤劳勇敢,很团结进取丶开拓创新的,很拼搏的。

  [采访]原广州市市长 广东南雄珠玑巷后裔联谊会会长 黎子流

  南雄珠玑巷文化底藴很深厚,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岭南文化重要发源地之一。南雄珠玑巷在过去的历史很辉煌,在今天时代的进步,它也会做出新的贡献。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

  千年珠玑,折射出中华民族的奋斗历程;千年珠玑,折射出同舟共济丶勇开风气之先的民族豪情。珠玑后裔,同为华夏一脉,他们虽然姓氏不一丶身在四方,但却流淌着相同的血液丶心系同样的根;在先辈们的言传身教中,他们世世代代同心同德,为国家龢民族的繁荣丶强盛与统一而不懈努力!


路过

雷人
1

握手

鲜花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回复 湖南桃源莫家台 2013-6-20 11:32
在岭南建筑大师莫伯治先生的设计下,一条仅剩几百米的古巷,被初步规划成一个六平方公里范围的文化古迹保护区。
回复 高要金渡赤顶莫广辉 2014-8-11 15:07
粤语发源地?????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新闻|族谱|联谊|宗祠|村落|故事|基金|公益|论坛|莫氏宗亲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