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移殖與文化交流:15-17世紀廣東人與越南李慶新
廣東省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
南開大學中國社會歷史研究中心
(三)鄚玖、鄚天賜雄踞河仙
康熙十年(1671),雷州海康縣黎郭社人鄚玖“因不堪胡虜侵擾之亂”,“越海南投真臘國.客”。這是清初第二批大規模進入越南的廣東移民。鄚氏“鄉居而有寵,國王信用焉”。以財賄賂國王寵妃及幸臣,求往治芒坎地(即河仙鎮),王許之,署.“屋牙”。.該地“華民、唐人、高蠻、闍巴諸國湊集,開賭場徵課,謂之‘花枝’”; 鄚玖“又得坑銀,驟以致富。招越南流民於富國、隴棋、芹渤、奉貪、瀝架、哥毛等處,立七村社”。 .以所居地相傳有仙人出沒河上,因名河仙。玖遣其屬張求、李舍上書阮主,求.河仙長。戊子七年八月,阮主乃以鄚玖.河仙鎮總兵。.17、18世紀,歐洲人稱河仙.Can Cao, Cancar, Ponthiamas, Po-Taimat。他們注意到,當時該地“長有茂密的樹林,住有華、柬、馬來各色人種,他們都不懂經營和耕種,祗靠漁獵、當海盜.生”。.
. 參見戴可來,《〈嘉定通志〉、〈莫氏家譜〉中所見17-19世紀初葉的南圻華僑史.》,戴可來、楊保筠校注,《嶺南摭怪等史料三種》(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第290-291頁;
. 《大南實錄前編》卷八,顯宗辛卯二十年冬十月。
. 《大南實錄前編》卷八,顯宗甲午二十三年十月。
. 鄭懷德,《嘉定城通志》卷三《疆域志》。“蔓”,凡所居連屬者曰“蔓”,猶草之延蔓也。“耨”,耘田治草也,俗稱儔夥曰耨,蓋取合夥作田之意。
. 鄭懷德,《嘉定城通志》卷六《城池志》;陳荊和,《清初鄭成功殘部之移殖南圻》(下),《新亞學報》第八卷第二期(1968),第468-469頁
. 武世營,《河仙鎮葉鎮莫氏家譜》,戴可來、楊保筠校注,《嶺南摭怪等史料三種》(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芒、茫)坎,俗名Man Kham的音譯,華言方城,方或作芳、幡,柬埔寨語B.m或P.m、Peam(港口)的音譯,故河仙又稱“港口國”。
. 鄭懷德,《嘉定城通志》卷二《山川志》。上文提到的富國,即富國島。隴棋,柬埔寨之白馬。芹渤,柬埔寨之嗊吥一帶。.奉貪,柬埔寨之雲壤港。瀝架,即迪石,屬建江省。哥毛,即金甌,屬明海省。七村社的範圍,大體相當於今天從磅遜灣至金甌角200公里沿海地區。
. 《大南實錄前編》卷八,顯宗戊子七年八月。
. 陳荊和,《河仙鎮葉鎮鄚氏家譜注釋》,《文史哲學報》第七期。
鄚玖在河仙地區大力發展勢力,“招徠海外諸國,帆檣連絡而來”。流民叢聚,戶口稠密,“聲德大振”。. 18世紀曾經遊歷越南的法國人波微(Pierre Poivre)在他的遊記中留下關於莫玖的重要記錄:
從馬來之陸地及島嶼可北抵一小邦,其名.Cancar(即港口),海圖則稱.Ponthiamas。該邦.虐政不時殘害人民之暹羅、毫無固定政制之高綿及.封建法度不斷戰戰兢兢之馬來人鄉國所環繞,于內於外均不易維持泰安,致使此塊美
之河山於近50年來任其荒毀,幾不見人煙。曾有一中國人(既鄚玖)抱著其國人天性之慎重及機警,乘其商船屢訪其地。他看到此地比諸其故鄉遠.肥沃而被棄於荒廢,甚.惋惜,乃決意予以開發。依其計劃,他招致數目可觀之華人及鄰近諸邦之農民,並獲得臨近最有力王侯之保護及其所派衛兵,而開發經營此地。他曾旅行菲律賓及巴達維亞(Batavia),從歐洲人學習最佳的施政方策及自強自衛之方法。無幾,商業上之利潤容許他築起堡壘,鑿掘城濠並裝備炮隊。如此防衛設施確保其境內安寧,並對周圍蠻民不逞之企圖保障其地位。他以純然贈與方式將土地分給農民,未曾向人民強制賦役或征取營業稅等稅款,…… 他還購買.開發土地所需之所有農具以頒發農民,…… 其領域已成.勤勉之人民安居樂業之處,其海港則開放於中外商賈。不久,森林被伐開,荒土變成良田,從河川所引之運河四通於田間,而豐裕之收成予農民以充足之糧食,且.殷盛商業之貨物,…….
法..者保.·布德指出:
鄚玖在其領地裏建立了河仙市和許多沿海村莊,引來了許多廣南廣義的遊民流犯及占族人。鄚玖令新來的移民耕種田地,墾植園圃,修建房屋,開闢港埠,來自中國、東京、暹羅等國的船舶從四面八方薈集於此,其繁榮情況,當時安南人曾有“桅帆多得不可勝數”說法,因而又有“小廣州”的稱號。這塊人煙稀少的蠻荒之地,縱使未被莫玖如願以償地建成一個人間樂園,但至少也已被改造成一塊人煙輻輳的可居之地了。…… .
鄚氏雖接受阮王封贈,但在本地自行其是,另建政制,長期保持相當程度的獨立,這與楊彥迪、陳上川等主政邊和、始終作.阮氏臣仆是大.不同的。大約在1679年,暹羅恃其富強,發兵征討真臘,河仙“乃沿海地面,可聚商生財,非用武之地”,所以無法抵擋暹羅戰艦。鄚玖.暹兵所獲,送至暹,暹羅王“大喜悅而留之”。稍後鄚玖移僑暹屬地萬歲山海津,復徙隆奇。1700年前後,鄚玖重歸河仙,“四方商旅遠聞太公仁聲德澤,皆慕來歸”,河仙恢復昔日的繁榮。.
甲午二十四年(1714),鄚玖去世後,其子鄚天賜繼承其位,向阮主朝貢,成.廣南的附屬。鄚天錫繼承父業後,河仙的發展更快,不僅建立起一個長500公尺、寬100公尺的大長方形府城,河仙周圍也出現許多村莊,如祿治、順安、陽和、平治等,柬人、華人、馬來人、占人都在那裏定居。中國文人、僧侶受到鄚天錫的厚待;鄚氏設置了名.“招英閣””的“學術機構”,“用來羅致儒教中優秀人物和英勇戰士”,被聘請來的儒士有十八位,稱.“十八英”。鄚氏還修建了學宮。1776年,鄚氏把基督教百多祿主教請到河仙,選擇最好的土地供其安居,“以新教來維繫那些新建村莊的秩序”。總之,正如法國學者保爾·布德所云:“在鄚玖的努力下河仙不但已變成一片可居地,而且還是一個令人喜愛
. 武世營,《河仙鎮葉鎮莫氏家譜》。
. Voyage d, urn philosoph, par Pierre Poivre, Yerdon, 1763, pp.67-73. 轉引自陳荊和,《河仙鎮葉
鎮鄚氏家譜注釋》,《文史哲學報》第七期,第85頁。
. 保爾·布德,《阮朝的征占南圻和中國移民的作用》,《南洋問題資料譯叢》(1957),第四期。
. 武世營,《河仙鎮葉鎮鄚氏家譜》。
的地方。鄚天錫又進一步地把它改造成一個文化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