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区报记者
宋显晖:近日,会同村北碉楼修复工程竣工,引来了各方关注。有村民和网民表示,北碉楼外墙选用的黄色“与周围环境不协调”,修缮后的碉楼没有了“历史的味道”;而负责修复工程设计、施工和监理的有关人士则坚称,“修复工程以‘不改变文物原状’为原则,严格按照原形制、原结构、原材料、原工艺进行,颜色是召集村里老人开了三次会议讨论决定的,没有问题。”
有关人士表示,有不同意见说明市民热爱珠海文化遗产,文物保护意识很强。
修复以“不改变原状”为原则
29日,负责修复工程设计的广州大学岭南建筑研究所所长、广东省文物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汤国华博士专程来到会同村查看修复效果。“文物修复以‘不改变原状’为原则,也就是按照建筑原有的形制,保持原来的结构,采用与原来相同的材料,用原工艺进行维修”,在新修复的北碉楼前,汤国华向记者介绍道,北碉楼保存基本完整,修复工程严格按照原有的形制,完全保留了原来的格局、造型,以及西洋钟楼和岭南碉楼中西合璧的艺术风格。“与祠堂等中式建筑的清水墙不同,北碉楼是西式建筑的油灰墙。我们修复完全采用原来的工艺,油灰是用禾秆草加石灰沤一段时间,再掺上糯米煮的浆水加上颜料调成”,他顺手在墙上抹了一把,“所以刷上去不会起泡不会掉色。”记者看到,北碉楼的后面有一个砖砌方形池子,里面还有一些剩余的石灰和草根。
修复工程有关负责人指着北碉楼顶部告诉记者,“那上面的图案在所有的照片中都看不清楚,我们就没动它,保留了原貌。”他还说,现在一般用电脑调色,准确度高,但他们为了与碉楼建设时一致,还是采用了手工调色。
说到“修旧如旧”保留“历史的味道”,汤国华的观点是,“文物修复现在应该提倡‘修旧如故’,因为我们不能修破烂如破烂。我们要保留的历史味道应该是健康的,要恢复的是古建筑的历史原貌,而不是破败之后的模样。”
碉楼穿黄色新衣招致非议
“原来都不是这样的,哪里有这么黄啊?”就在汤国华向记者介绍的时候,碉楼前来了几个自称是当地村民的人,其中一位姓莫的阿伯说,“我都60岁了,从来没见过碉楼的颜色像这样!”他拍着北碉楼和莫氏大宗祠之间一座门楼,指着夹杂着黑、灰、白、浅黄等颜色的门柱说,“原来应该是这种颜色”。另几个三四十岁的男女没有透露姓名,只是七嘴八舌地说,“难看死了”、“以前不是这样的”、“村民都不认得了”……修复后的北碉楼身披黄色新衣,是最被人诟病的一点。甚至有网友在网上发帖称“这哪里是修缮,完全是破坏!……整个北碉楼完全更改了外观,要命的是选择了一个和环境完全不协调的黄色”。看来,对修复工程的不同意见主要集中在北碉楼外墙的颜色。
“碉楼是民国建的,当时的建筑主色调就是黄、白、灰,整个唐家湾地区的西式建筑基本上都是黄色”,汤国华解释说,“我们制定设计方案主要依据两点:一是看刮底颜色,就是屋檐底边等一些日晒雨淋不到的地方是什么颜色;再就是参考当地村民的回忆。”他认为,在文物修复中,最重要的是“不改变原状”,而色彩是次要的,因为它会随着年代的变迁而改变,是可逆的。
汤国华还告诉记者,北碉楼屋檐下原来有好几处保留了原来的颜色,与南碉楼现在的状态是一样的。记者随后在距北碉楼数十米至百米之遥的绍庐和南碉楼都看到,在房檐下有深浅不一黄色油灰的痕迹。
唐家湾文体旅游公司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修复前请村里十来个老人开了三次会,“我们专门做了8个色板,请老人们对比、讨论,最后选定颜色并签名确认。”记者在村里走访了两位当时参与挑选颜色的老人。78岁的荣华宾老人高兴地对记者说,“修得几好啊!政府出钱帮我们整得咁好,我们村民好开心!……颜色差不多就喺咁啦。”81岁的老人莫帝珠则说:“最开始的颜色,我不记得了,呢嗰颜色喺大家开了三次会定落来咯,迟啲应该会掉色变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