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族與一些小數民族在清明掃墓祭祖,這習俗源自一個古老節日一一前後綿延兩千年,曾被稱為民間第一大祭日寒食 節。 傳說:春秋五霸之一晉文公登基前,在流亡途中得介子椎割股肉以充飢。文公復國後,為封賞隱居山林子椎而放火燒山,逼他現身。誰知子椎寧願 燒死也不肯受賞。文公遂曉諭全國,在冬至後105天為子椎忌日,禁止生火,只吃寒食,以寄哀思。後相沿成俗。並經唐玄宗下詔,將寒食掃墓定為國家禮俗。
子椎遺詩曰:
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諫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復清明。
詩中''清明''一指思慮清潔明朗,二指政治有法度,社會有條理,而寒食節恰巧在清明前一兩天,後來合而為一,也是巧合。
百姓歷來重視清明祭祖,不遵行者被認為''斷後''。因此即使窮困潦倒之人,逢清明都要到祖墳上壓一張黃衣紙以示緬懷先祖之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