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干部莫大姐热情帮扶獭山村成效显著 村集体收入同比增长30%
来源: [url=]珠海特区报[/url] 时间 :2011-10-13 9:16:16 |
□本报记者 陈翩翩 实习生 殷楚
“从城区开车到獭山村,来回总里程136公里;如果从市政府出发,刚好140公里整。不塞车的情况下,单程1小时15分钟到达村委会。”莫大姐一边开车,一边说。莫大姐名叫莫小莉,是市编办派驻斗门区莲洲镇獭山村的帮扶干部。自去年元月接手帮扶工作以来,她凭着热心、爱心和责任,为獭山村民解决了不少实际问题。
獭山村是珠海西北部一个偏僻小村,与新会鹅溪、南朗村等隔岸相望。正因为地处偏僻,自然条件一般,獭山村集体经济薄弱,发展相对缓慢。全村常住人口492人,总户数129户,多以传统农耕为主,生活贫苦者不少。近年,村民发展淡水养殖,情况稍有好转。“村民生活相比其他一些富裕的村庄稍为清苦。不少村民因为家人生病等各种原因陷入困境,孩子上学也成问题。” 莫大姐介绍。自去年元月接受驻村帮扶任务以来,莫大姐想方设法开展帮扶。她告诉记者,一年多来,平均每周2次,全天候在村里处理各种事务。有时,忙到晚上7至8点。因为日常工作也要兼顾,很多时候只有利用周末休息来村里开展帮扶。
采访中,村民黄秀娟激动地告诉记者,去年,她的丈夫因病去世。她一人带2个孩子生活。经济和精神的双重压力差点将她压垮,是莫大姐多次的开导和鼓励让自己重新燃起生活的勇气。“那段时间,莫大姐每到村里,都上家里看望。嘘寒问暖,了解生活上有些什么实际困难。她还多次诚挚地谈心,让我重新振作起来。”
村委崔书记也告诉记者,莫大姐的热心肠是大家公认的。像特困户郑积兰没少让她费心。据了解,60多岁的郑积兰身患重病,丈夫老年痴呆、小儿子脑瘤,家庭特别的困难。莫小莉了解到这一情况,立即着手联系市人民医院、市红十字会等机构,成功帮助她做了手术,还为她申请减免了部份医疗费。市红十字会也资助她15000元后续治疗费。
据了解,自去年开展对口帮扶以来,在市编办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募集资金完善村基础设施建设。其中在莫大姐热心发动下,先后募集社会捐资10多万元,修缮了村党员活动室,重新健全了广播站和老人活动中心。为丰富村民业余文化生活,还先后订阅党建、教育、生活等多种报刊书籍。市编办对口帮扶一年多来,成效凸显。去年,獭山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集体收入增加至22.1万元,同比增长30%。全村实现农保、医保实现全覆盖。
“扶贫不是光捐钱、修路,解决村民生活困苦,这么简单。从精神上扶贫,改变落后观念,增强自力更生意识。在力所能及范围内不断为村民拓展项目,提高造血机能,让獭山村保持持续发展的生命力。”莫小莉认为,扶贫工作既要经济给予大力的支持;期间,要不断培养和增进感情,增进了解。獭山村虽然经济欠发达,但民风古朴,邻里相处和睦。这与驻村干部、村委干部经常与村民沟通,消解潜在社会矛盾不无关系。全村没有发生群众上访事件。
最近,莫大姐特别的繁忙。月初动工的文化广场、应急泵站、围内河堤整治等三项扶贫工程正加紧推进,需要处理的事情很多。“三项工程总投资170多万元,工程的建设竣工,将从根本上解决农田受浸、塘基漫顶、内河淤积、水源不足等诸多遗留问题,并从根本上改善生产、生活环境,增强村民幸福感。”莫大姐兴奋地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