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岭南历史上第一位状元莫宣卿
甲第开南国 英才出少年
(来源:江门日报 时间:2008-04-08 11:41:51)
【题记】
文化是延续的,一个地区只有经过长期的文化积累,才有可能出现文化名人。文化名人的出现,不但在当时对本地区的文化发展有着积极作用,而且在后世还起着持续的影响。
——中山大学教授陈永正
2008年3月31日下午6时许,我们从封开史前洞穴黄岩洞洞口走出,外面仍是细雨濛濛,举目四望,不远处一座秀丽的小山头引起了我们的兴趣,只见那小山头酷似人的侧脸,于是我们举起相机拍个不停。“那座山叫金猴看榜”,土生土长的封开女孩谢丽萍告诉我们,“山像蹲着的金猴,它看的榜是莫宣卿高中状元时的状元榜。”
这是我们此行中又一次听到莫宣卿的名字,而我们前一天下午途经的西村就是莫宣卿的故乡。
历史:有史以来最年轻的状元
虽然我们距离西村曾是如此之近,但由于日程安排紧凑,我们与莫宣卿的故里只能擦肩而过,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从不同的当地人口中听到近乎一致的关于“岭南第一状元”莫宣卿的传说,莫宣卿在当地的影响力由此可略见一斑。
唐人白鸿儒《莫孝肃公诗集序》详细记述了莫宣卿的生平,从中可知,莫宣卿是广南封州文德乡长乐里人,即今封开县渔涝镇人。宣卿父亲早逝,母亲带着他改嫁开建籍人莫及芝。继父是乡里中的善人,有经济能力供三个儿子就读,但一个俗世称为“拖油瓶”的孩子,难免会受他人歧视。莫宣卿七岁和众儿童游戏受欺负,就在沙里题诗:“英俊天下有/谁能佐圣君/我本南山凤/不同凡鸟群。”出语不凡,让人惊奇。
莫宣卿于唐宣宗大中五年(公元851)中状元,时年仅17岁,是广东第一位状元,而据封开莫宣卿状元研究会秘书长陈楚源介绍,他也是中国有科举制度以来至清末有记载的640多名状元中最年轻的一位。在被视为“南蛮”的落后地方,一个少年一举压倒全国众多才子,在长安城轰动一时。传说宣卿中状元时,唐宣宗赐宴诗:“南方远地产奇才/突破天荒出草莱/神鲤跳翻三尺浪/皇都惊震一声雷。”
然而,莫宣卿的生命太短促了。专家考证,他在34岁那年回乡,离乡上任前夕不幸染上疟疾,在故里去世。
溯源:从陈钦父子到莫宣卿
莫宣卿出自古广信府治所在地——封开,并不是偶然的。中山大学教授陈永正在《岭南第一状元——莫宣卿》一书中指出,“文化是延续的,一个地区只有经过长期的文化积累,才有可能出现文化名人”。
自汉武帝于广信设交趾部刺史,并在封中大量建立县治之后,中原移民不断涌入这里,广信成为著名学者罗香林所称的“中原学术文化与外来学术文化交流的重心”。西汉末、东汉初,广信县出了陈钦、陈元父子,先后致力于对《左氏春秋》的研究,促使朝廷设立左传博士,开岭南学人敢于开拓思想学术研究新领域的风气之先,是岭南儒家学派最早的开创者和奠基人,被阮元的《广东通志》称之为“岭海之儒宗”。
三国时代,广信也是岭南《左氏春秋》研究的重心。其时,东吴大臣士燮是广信人,学问优博,精于《左氏春秋》,时天下大乱,中原士人纷纷南下投奔他。他任交趾太守40多年,政绩卓著,并著有《春秋经注》等(已佚),其成就得到北国名儒袁徽的高度评价。
东汉末,佛教传入中国不久,人们对其感到陌生,多有非难。广信人牟子写成中国第一篇佛学专著《理惑论》,首次用中国传统的儒家道家学说阐释佛教的理论,实现了外来的佛教文化和中华传统文化在文化内涵层面的沟通,并首次用中国敬祖文化产生的岭南祖先神之一“佛”来翻译印度佛教的创世神Budda,为印度佛教在中国传播的核心词一锤定音。后来,比丘明在《中国佛学人名辞典》中评价牟子为“我国著论弘佛第一人”。
经过数代的积累,唐代时,封开终于出了岭南第一个状元。谭元享教授在其主编的《封开——广信岭南文化古都论》中指出,莫宣卿的出现,可以说是广信文化的一个结穴。从陈钦、陈元、士燮、牟子到莫宣卿,这一条线索贯串着自汉至唐的广信文化历史。唐代以后,原先作为岭南与中原交通要道的古封开,其地位已被取代,岭南文化的重心也发生了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