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趁在上海参加母校100周年校庆活动之际,顺便转到浙江的平湖市,参观考察一下在我们莫姓历史上颇有名气的莫氏庄园。难得张威同学,刘正歧夫妇对此也颇有兴趣,如是一起前往。
莫氏庄园,位于浙江省平湖市境内人民路37号。是清代富商莫放梅祖孙三代居住的庄园。仅筹划就花了七年的时间,历时三年才建造完成。花费白银10万余两。庄园占地七亩,共有房屋70余间,四周以六米高的风火墙与外界相隔绝,是一座典型的封闭式木结构第宅建筑群。作为第宅厅堂,“小巧玲珑,布局紧凑”的莫氏庄园特具典型的江南民居特色。
庄园的总体结构为三组四进,左右对称、前后错落,因袭了座北朝南、沿街临河、前堂后寝的古制。空间定位符合中国古代居住建筑的选址要求。正门处于庄园东南首,即八卦中的巽位,系青龙、朱雀之向。三座花园错落其间,拳石勺水,移天缩地。花木、水池、曲径、湖石皆成小景,如诗如画,使人赏心悦目。各单体建筑分别采用穿斗式和抬梁式梁架结构,且配以雕刻精美的梁檐构件和华丽多变的廊前挂落,缀以工艺精湛、刀法细腻的木刻、砖雕等,构思巧妙、相映成趣。 莫氏庄园在陈设上,更集家具、字画、器皿、古玩于一炉,凝结江南文化精华。
正厅是整座庄园的主体建筑,名曰"春晖堂",系明朝著名书法家董其昌之手迹,是主人议事、典礼、宴请宾朋,举行家族大典的地方。堂家具皆采用上品紫檀精制而成,气度不凡,堪称极品。 女厅,俗称"堂楼厅",又名"云浦草堂"。它坐落于中轴线上的最后一进,系二层建筑。楼上是卧室区,为眷属起居之所;楼下则是莫氏族人接待和应酬女宾的地方,厅内整套榉木家具造就出一种闲适、温和的气氛。
西书房是一个亮点,它位于西轴线上,坐落于前后两个花园之间,整个书房通过一个博古架分为前后两部分,南间为读书吟诗作画之所,书案上笔墨纸砚俱全。北间为文朋诗友、骚人墨客品茗赏景、弈棋操琴之地。前后有花园映衬相伴,景色幽静宜人,鸟语花香,情趣盎然。
东花厅。类同于邀朋集友之客堂。莫仲陶、莫季萍邀集当地权贵、豪绅、文士在此成立"诗钟会",经常吟诗应对于其间。
作为江南六大厅堂(莫氏庄园、网师园、采衣堂、卢宅、退思园、春在楼)之一的平湖莫氏庄园,整座庄园,建筑高低有序,错落有致,浑然天成,彰显中国古建筑之美。其完整的建筑,丰富的实物,典型的风格,堪称江南独步, 赢得了中外游客的普遍赞誉和口碑,有着“中华民居一绝”丶“江南第一大庄园”和“江南故宫”之美称。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五级旅游资源地、嘉兴市文明旅游景区。
平湖的乍浦港是杭州湾北岸惟一的出海海港,也是一个历史名港,其中最主要的大宗进港货物就是木材,当时乍浦海塘内外木材堆积几十米高,称之为木山。这些木材主要来自福建省,一批福建的木材商人,因此还迁居到乍浦,莫放梅的祖辈就是那个时期来到了平湖,开始了莫氏家族最原始的创业。
当时只是一个普通的福建木材商人,传至五世也只是生活小康,到了第六世的时候,也就是莫放梅的父亲那个时候,遇上了太平天国失败,江南沿海战后重建的机遇,木材需求量大量增长,莫氏家族抓住了这个机遇,获得了丰厚的利润,积累了巨额的财富。
在前辈的丰厚积淀中,莫放梅继续着艰苦的创业,后来生意越做越大。先后在平湖丶福州丶上海开了三家木行,把附近的木材经过乍浦的港口中转销往各地。莫放梅是一个很懂经营的人 。他还看准时机投资买地,广置良田,几年下来就买了六千多亩土地,成了平湖有名的豪绅。1890年,莫放梅在鸣珂里父亲的旧居旁,又进了八户人家的六亩的田地, 耗资十万两白银终于建成了鸣珂里新居——莫氏庄园。
莫兆熊(1856-1915)字放梅,号公复。夫人葛香凝,字湘尹,(1858-1922)系平湖豪族丙戌进士、赏戴花翎、四品顶戴二品封典、户部郎中葛毓珊之长女。 诰封淑人,覃恩晋封夫人。生四子:文堪(莫孟韬)、文埙(莫仲陶)、文均(莫叔夷)、文圻(莫季平)。
莫氏家族在平湖及周边各地拥有良田六千一百余亩,在沪、浙、闽三地开有木行,米行、钱庄、布店、茧行等实业,在杭州的西湖边也有其地产。莫放梅不仅是一个商人,还是一位多才多艺的书画篆刻家。在民国时期编写的《平湖县续志》中,将他作为书画家列入《人物传·方伎》;孙振麟的《当湖历代画人传》,近年嘉兴吴藕汀《近三百年嘉兴印画人名录》中都有他的小传;解放后出版的《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俞剑华编著)亦列有他的条目:
“莫兆熊(1856—1915),字放梅,又号公复,浙江平湖人,诸生。幼嗜学,作书得赵孟頫神髓,画兰入徐渭堂奥,亦能写梅花松石,博收名人书画。学琴于戈云庄,深得其秘旨。又精篆刻,旁及岐黄、堪舆之学,靡所不通。卒年六十,著《云浦草堂诗存》、《春晖堂印谱》(《平湖县续志》、《当湖历代画人传》”
莫放梅的几个儿子,在他的影响下,也都长于书画。他的长子莫孟弢(1877—1932),一作孟韬,谱名文堪,一名襄,号逸庵。书法学《泰山金刚经》,用笔浑厚圆润,结体有古拙之趣。又工篆刻,精医道,为青浦名医赖嵩兰先生弟子。善昆曲、琵琶,有声于时。晚年躭佛,以居士身皈依谛闲法师于宁波观宗寺,受菩萨戒。
次子莫仲匋(1880—1961),一作颂陶,名文埙,号莫铁,晚年因耳背,自号叟,别署半聋山人。工书法,四体皆所精能,擅篆刻,风格近赵之谦而自具风格。亦善画兰,得其父之传。
四子莫季平(1887——1968),一作寄蘋,谱名文圻。一名崎,号邛庐。善书法,用笔挺劲,结体古拙而有金石气,能自成一格。又长于诗文,著有《邛庐诗存》。 大富了还需大贵,在庄园建成后的次年,即光绪26年,莫放梅为了圆自己的仕途梦,同时也是想给自己的王国增添一把“保护伞”,于是他不惜血本,化了24万两白银,捐买一个有衔无权的“候补江苏直隶州知州”丶“钦加三品衔二品封典”的三品官衔。门厅里有了一套“肃静”、“回避”等的仪仗执事,轿厅里也摆放了绿呢官轿。至此,这座半是官邸丶半是民居的莫氏王国才算真正形成了。(有资料说莫放梅捐的是江苏直隶州知州,按光绪二十六年的捐官价钱,他捐出的银子应该是三千多两;考虑到还有个“钦加三品衔”的破格待遇,那最多也不会超过5000两。)
据闻,国内好多电影电视剧来庄园拍摄取景。一座民宅能拍出《红楼梦》丶《聊斋》丶《家 春 秋》丶《原野》等近200部电影丶电视剧;除了它本身的历史文化积淀,以及建筑艺术和科学工艺之外,一定还有着许多鲜明的民族特色和超凡脱俗的艺术内涵。这个建筑艺术和艺术内涵我想是与莫家的书香人家分不开的,你想,一家父子,人人弄文惜墨,个个吟诗作对,这不是一般的暴发户所能,皆缘于幼嗜学,作书画兰,深得其秘旨。对中国传统文化,靡所不通。接受深厚的传统文化的熏陶,有高雅的艺术修养,再加上七年筹划,三年建造,终于完成这“江南故宫”之作。
春晖堂右侧墙壁的上部开有一个博古架式的通窗,这高度正是在二楼的位置,而二楼是妇女起居,活动的地方,这通窗竟是让妇女的窥视大堂的秘密窗口。旧时男女内外有别,妇女不得登大雅之堂。但时代在前进,到了19世纪末,对妇女的禁锢也有所放松,这通窗可说是时代前进的足迹。有资料说莫放梅的夫人葛香凝是一个很能干精明的女人,整个庄园都需要她的打理,包括当时的一些经济上,家族里边的大大小小的事理,都由她一手掌管,这通窗使她如老佛爷一样的垂帘听政也说不定。
1916年,即莫放梅死后一年,“莫葛氏主家政,具立《合同拨据》,四房儿子分产自立,但唯鸣珂里住所“统作公用”,故皆未受损。解放前夕除二房外其余皆离开了平湖.土地改革时期,该庄园作为地主产业被没收归国家所有。莫氏后代搬出了莫氏庄园,政府分配给别的住房,二房的后代一直留住在平湖本地.五十年代莫氏庄园作为驻平部队机关首长住所。
1964年1月成立平湖县地主庄园陈列馆,从而使莫氏庄园逃过了文革劫难,得以完好的保存。现在纵观整个庄园,可说完好,一百多年了,房屋建筑及木结构完整无损,砖雕木雕依然精致如新, 没有岁月磨损的痕迹。庄园四处干爽整洁。就是西边的围墙有点往内倾斜,依靠斜木支撑。
在参观的过程中,我特意询问在这里的工作人员中有没有莫家的后人,但很遗憾,没有一个莫家后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