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耀辉 莫朝玉,字翠峰,宜善肖村人。秉姿颖异,博学多才。嘉靖六年,流寇为患,程山官兵不振(程山,旧邑名,即今司城)。玉奋勇倡乡团,龙南、英梅、鲩鱼岭诸贼次第剿平。总兵官闻于朝,授武略将军,俾捍闾里。命甫下无疾而逝。乡人感其功德,立庙程山,至今祀焉。 ——摘自民国《广东连山县志·莫朝玉传》 动荡瑶乡出英豪 莫朝玉,系唐大中五年(851)状元莫宣卿的后裔。祖父安卿,生父郭显自开建莫罗寨徙居连山司城,以承耕土地营生。明正德五年(1510)十月二十三日,莫朝玉从这个勤耕农家来到世上。 连山地处僻远,山峻人稀,自建县后一直较为安定,堪称远离社会劫波的“世外桃源”。但入明以后县境世道大变,长期动乱不息。史载洪武十六年(1380),瑶民“倡乱”,南雄侯赵庸和申国公郑镇先后出兵征讨;洪武二十四年(1391),广西壮民“扰乱”连山,都指挥使花茂领兵征讨;洪武二十六年(1393),瑶民唐宗祥“倡乱”,攻陷县城,官吏被杀;天顺二年(1458),壮民谭公经领众造反,攻占程山县治,官吏无署办公,以致新上任的知县孔镛只得寄居连州遥理县务;天顺五年(1461),朝廷以都督佥事为征夷将军,统兵征讨连山壮、瑶,并掳美女多人返京;天顺六年,广东布政使张瑄率重兵征讨连山壮、瑶,寄居连州的知县孔镛则领“义兵”作向导,采取剿抚并用的策略,始得恢复县境,并移治于象山前(今太保小水城);弘治十七年(1504),壮民梁苟龙聚众袭劫县城,朝廷派熊绣总督两广军务兼巡抚,发兵讨之。 而在莫朝玉出生的正德五年(1510),旺南带板瑶李公旺率兵攻打连州,壮民龚福全领众在连山、连州、乐昌及湘桂边境劫掠,官兵进剿,斩获4000余人。然而奇怪的是,即使有当局这样残酷的进剿,连山的动乱还是连绵不断,社会正常秩序很难维持。莫朝玉就在这样一个动乱不宁的世道中出生和成长,深受其害,饱尝苦痛,逼得他从小苦练武功,习武防身。随着武艺的精进、阅历的增多,他的胆识也与日俱增,最终成就了他治乱安民的辉煌一生。 治乱功彰辖四州 嘉靖六年(1521)四月,连山遭受水灾,乡民忙着抢险救灾,流寇却来抢劫财物,为害乡闾,闹得鸡犬不宁。在乡民思治的紧要关头,连山“官兵不振”,无所作为。其时,年方16岁的莫朝玉挺身而出,倡导民团反击,率领敢死壮丁首征龙南,杀其贼首黄廷光(一说亚连、亚光)、蔡亚六等;次征英梅二水岭,擒获贼首冯发荣、冯友贵等;又征鲩鱼岭盗寇数百,捉获其贼首刘亚六等。在他东征西讨的反击下,县境各方流寇悉被扫平。总兵嘉其忠勇,将其战功申报朝廷,嘉靖皇帝钦赐莫朝玉为奋勇云骑校尉,令其随邑带兵协镇。 三年后,贺(县)英(德)二县邑令申奏有贼作乱,请求派兵镇压,朝廷遂令莫带兵征讨,旋即平定。由于莫朝玉听命朝廷,能打硬仗,治乱功彰,故嘉靖四十年(1561),明世宗特敕封他为武略将军,驻守连山,兼理连阳、怀、贺、英、清七属。其时这七县,行政上分属连州、韶州、广州和广西平乐府四州府管辖,嘉靖皇帝授于莫朝玉跨州过县的治乱权限,足见对其之倚重。 小三江立莫公殿 莫朝玉得到朝廷的封赏后,热情造福乡梓,他将赏银购置一批田产,分给宜善九村十甲的百姓耕种。另据吉田乡太阳村《韦氏家乘考》记载,莫朝玉娶了当时壮族士司陆文诞的女儿为妻,后来承袭了岳父的官职。他坚持壮、瑶和睦相处的原则,力推汉族文化在壮区传播,以促进壮族的自身发展。同时,他又招抚沈、房、邓、大唐、小唐等5姓瑶族,劝导他们定居垦耕于盘石(今属连南),从而摒除其流动性和破坏性,使他们免遭追剿杀戮,得以安居乐业。由是观之,对于乡梓民众而言,这位莫将军功莫大焉! 据其《墓志铭》记载,莫朝玉“享寿五十七岁,于嘉靖四十五年(1566)丙寅年十月初九酉时而卒”。其墓置于彬雅村后鳌山(今革新村后),据传为铁链悬棺吊葬,墓内埋葬物至今未破坏过。后其18代子孙又采花岗石增修坟表,使之气势堂皇,并在陵墓前方修建一座“武略将军庙”,作为供奉场所。祀庙门联为:武略昭千古,将军镇七方。每到大年三十,当地莫姓村民均备上三牲祭品前来陵园拜祭,场面甚为热闹。现陵墓已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莫因生前关心周边村庄的疾苦,造福百姓,深得连山永丰、福堂一带乡民的拥护,故其死后,乡人立庙祀之,当作神明供奉。每逢大旱之年,乡民往往抬着他的塑像游村求雨。往昔程山(今司城街)建有“武略将军庙”,小三江立有“莫公殿”,福堂圩筑有其“行台”,这些祭祀建筑中塑有其坐像或行像,崇拜气氛甚浓。 摘自《南方日报》2014-04-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