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321|回复: 7

珠海会同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6 21:25: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会同村新旧对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7 11:48:03 | 显示全部楼层
会同村,位于珠海凤凰山北簏,是一个地图上找不到的小村庄。村内至今保存着晚清至民初时期的古闸门、雕楼、大祠堂、栖霞仙馆,还有一排排古色古香的民居,每一处,都会让身居烦嚣都市的你心动不已。

去会同的时候,秋风渐起,已有些微凉意。可是那条前往会同,于上个世纪30年代修建的古老省道依然绿意葱笼,南方的天气就是这样四季不分。

接近村口,就看见那几颗遮天蔽日的老樟树,在婆娑间隐约着古朴雅致的青墙黛瓦。一座横卧的石桥跨过流水潺潺的四方塘,塘里有几只水牛“哞哞”的叫唤着,尾巴悠闲的甩过水面,泛起青碧的涟漪。不过一刻钟的时间,我们就从喧哗的金鼎镇步入了一个恍若隔世的古老村落。

穿过小桥走进会同村,迎面而来的是村口已经坍塌的北闸门,门楣上书“北环紫极”四个大字,颇有气势。曾经看过一期描绘会同村的电视散文,片头是一个黑衣女子在雨天撑着红伞走过残墙,神秘园的音乐响起,哀婉缠绵,让人印象深刻。这时才发现女子走过的原来就是村口这堵断壁颓垣。闸门后杂草丛生,断墙在树影斑驳间痛苦而诗意地残存着昔日的繁荣,让人无端生起了感叹。

“前面一条塘,二闸围一乡,一间祠堂三塔上,左边文阁似牌坊,右边瓦窑真排场,塘园果子喷鼻香,人人行过都旺场,真係会同村仔好村场。”一首典型的岭南民谣,道尽了会同村曾经的风光。

19世纪30年代,莫、鲍、欧阳3族人相约来到偏僻的凤凰山簏建村,会同因此得名,并一直沿用至今。三姓中莫家的莫仕扬事业有成,做上了香港太古洋行总买办,莫家三代在太古洋行任职长达60多年,会同村的兴盛可说是当年莫氏一支衣锦还乡的结果。

歌谣里唱道的“一条塘”已被填平,上面盖了零星的小洋房。村里的老人说,当年塘里种满荷花,花开时艳了数里村落,煞是诱人,可惜如今美景不再。

荷塘对面是废弃的北雕楼,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这座雕楼和村庄南面的雕楼一起构成了村内的防御体系。四层高的塔楼混合着西洋钟楼特色和岭南雕楼风格,一面已被岁月锈蚀得模糊不清的双面西洋钟镶嵌其上,指针永远停在了5点35分,在秋意蒙蒙的天空下让人忍不住抬头凝望。

会同村有三个著名的大祠堂——莫氏大宗祠、会同祠和调梅祠,在雕楼旁一字排开。祠堂因日久失修已不对外开放,大门紧闭挂着年月久远的铜锁,推一推就发出吱呀的声响,落下腐朽细碎的木屑。透过门缝望进去,祠堂内芳草萋萋,一派荒芜,却依稀可辩曾经精美的砖雕和梁面的粉画图案。

莫氏的后人“华人第一男高音”莫华伦先生曾经打算在莫氏大宗祠开一场演唱会,可惜后来不知怎地不了了之,不知是否因为祠堂过于破落,而难以布置会场的原因呢?然而,又正是这份残缺古旧的美丽让人生起了遐想,那定是一场别开生面的演唱会,月光如水泻满庭院,纯净如天籁般的男高音穿破夜的黑暗,绕着余音飘浮在凤凰山簏,单是那份意境便让人向往不已。

在会同村的西北角,有一座中西合壁仿上海太古洋行的园林式建筑——栖霞仙馆。那是莫仕扬的孙子莫咏虞在上个世纪20年代为一个名叫阿霞的女子所建的斋堂。

传说阿霞原为莫家侍女,曾经精心照料过莫咏虞,却拒绝为妾,发誓吃斋念佛,莫咏虞没有强迫阿霞,还为其建起斋堂,买来发电机,又月月从香港请人来放电影为阿霞解闷。那时,会同村是香山县最早用上电和看上电影的村落。可是,后来阿霞却爱上了那个从香港聘来专门在栖霞仙馆里负责发电的男子阿荣,两年后,两人私奔。

在今日看来,故事里的莫咏虞实在是一个情深意重的好男人。

仙馆的门楼也是一座雕楼式建筑,但顶层却有一个别致的西式圆亭。小心攀过颤颤欲坠的木梯,站在门楼上远眺,花园里树影森森隐隐露着尖尖的凉亭,莫咏虞为心爱的女子在园内栽下荔枝树,还细心的筑起了啖荔亭,即便今天路人如我也依然可以感受到那份深深的情意。“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当年的爱恨情仇都已在岁月中烟消云散了,如今我们隔着近百年的时光望去,已经很难去忖度当事人的心情和个中原由,只有透过残存的雕花青瓷,和废园中幽深的气象去细细摩想了。

通往斋堂的小径蒿草丛生,走进屋内,看见破损的中式木梯和支离的琉璃瓦,纠葛的藤蔓爬过墙面,张牙舞爪的绕进了窗内。欧式的拱型门廊透过阳光在镶花地砖上投下一波一波迷离的影子,一群麻雀“扑哧”着翅膀落下又飞走,寂寥的院子里回响着叽叽喳喳的声响,不禁让人心生恍惚。透过西式花窗往外看,园内弥漫着一片萧瑟颓败的诗意。

村内的小巷深处是清一色的岭南民居,灰瓦、青砖、飞檐古朴雅致,大多建于清同治至光绪年间。在布局上,据说接受了当时西方先进的规划理念,每一所民居都是坐东向西,与村庄的朝向一致,显得规矩方正。

走在幽深的小巷里,青砖石板渗着清清凉凉的宁静。深重老式的大门上嵌着岁月斑驳的铜环,幽幽散发着时光的气味,仿佛一推开,就会触摸到一段深藏在岁月中的古老往事。一些老屋无人居住已经荒废,破败的门窗在阳光下显得孤清冷落,只有一蓬一蓬的野草油绿发亮,在深灰寂寥的墙角散发生气。

保存完整的老屋里仍住着村民,从雕花围栏望进去,每一个院子里都有安静的小天井,夕阳透过琉璃窗漏洒进天井,暖暖的照着屋檐、门楣上精美的装饰图案及雕花,那是一些栩栩如生的山水花鸟。年月久远的犁耙、衰衣落满尘埃,杂乱的堆在墙角。村里人家在院子里忙忙碌碌,鸡鸣狗吠自小巷深处一阵一阵的传来,鲜活的尘世气息扑面而来。

离开的时候,车子又驶上了来时那条树荫浓密的小路,古道弯蜒,凤凰山簏的古老村落在身后渐行渐远。



旅游提示:
1、从珠海市区没有直达会同村的班车,可在市区乘坐10路、3路到金鼎市场,再转65路或67路去会同村。

2、会同村至今没有保护措施,进入的朋友请自觉维护村内建筑,不要恶意破坏。栖霞仙馆内木梯破损严重,请斟酌自己的体重再考虑是否上去。村口有一个由原来的小学改建的名为“会同原创艺术村”的艺术创作基地,经常举办艺术展览。

3、会同村隔壁的那洲村是著名画家古元的家乡,内有其故居可顺道一游。会同村所在的唐家镇在今年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镇上有很多古迹值得一游,例如民国第一任内阁总理唐绍仪的私家花园共乐园及其故居,还有清华大学首任校长唐国安的故居等等。还可以去镇上的小巷逛逛,除了古建筑之外,你还会发现很多常常蹦出一两句美式英语的老人家,很有趣。

4、村内没有食肆,在会同村口不远处有一间名为雅趣乐的农庄味道不错,可在里面的鱼塘自行钓鱼然后加工,农庄内还有自养的走地鸡和自种的青菜。也可到金鼎镇吃海鲜。唐家镇的泥烩鸡和杂鱼煲很出名,唐家中学对面的蓝冰洋餐厅出品不错。还有离会同村不远的官塘村里的点心“茶果”必须得尝一尝,那里的茶果被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远近闻名。

5、会同村有很多果园,种满了黄皮、荔枝、龙眼、杨桃等等,爱吃水果的朋友夏天去就最好了。隔壁那洲村的那洲橙也非常出名,清甜可口,入秋时节就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7 11:53:01 | 显示全部楼层
珠海唐家湾坐落着建于清朝的古村落──会同村。有着278年历史的会同,由黄、谭、鲍三姓族人共建而来,又由莫氏家族以在香港买办起家、繁荣。但伴随日月变迁,沧海桑田,会同村现在只剩下断壁残垣和丛生的杂草。保留下来的诸多古建筑,仍诉说会同村曾经的兴盛与光耀。

    三姓族人共建会同

    会同村地处珠海唐家湾,在凤凰山脉北部丘陵上,该村坐东向西,北、东、南向为凤凰山体环绕,西侧原有月形荷花塘一座,村中地势东高西低,四周山环水绕、古树森然。

    村中莫氏后裔对记者称,村里相传会同村建于1836年,由黄、谭、鲍三姓族人相约来此地建村,所以得名“会同”。珠海市博物馆馆藏部副主任杨长征接受记者采访时称,清朝同治12年版的《香山县志》中记载:“黄与京,号会同,少读书,知大义……乡人感其义,因以号名村曰会同。”据该史料称,会同村确由黄与京联合鲍、谭两姓建设,但“会同”之名是为表彰黄与京的大义,而以其号命名的,而史料记载会同村建于1732年,比村民相传的1836年早了104年。

    贫穷山村  香港买办起家

    据村中莫氏后裔莫瑛、莫华常等老人们回忆,会同村最初很贫穷,村民都要自给自足。会同村的三大姓氏,惟有莫氏发展成最大一族。莫氏族人莫仕扬是莫氏买办家族的开创者。据莫氏后裔莫帝珠回忆,鸦片战争失败后,清政府割让香港,莫仕扬便到香港开发商务,经营房地产而暴富。

    1870年,莫仕扬受雇于英商太古洋行,任总办。从此他与儿子莫藻泉、孙子莫干生等3代人,服务太古洋行60余年,致力发展香港的航运业、制糖业、保险业、房地产业和油漆化工业。粤港知名社会活动家,曾担任过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的莫应轥便是莫仕扬之孙,而莫仕扬的其他子孙均活跃于海内外,或经商,或出入洋行作买办,或任华经理,业绩亦显达于世。

    至清朝同治至光绪年间,很多海外富裕宗亲开始回乡投资,会同村在统一规划下重建,从建筑材料到规划格局,均从香港、西方引进学习而来,会同村当时已颇具规模,这也便是我们如今看到的会同。   祠堂雕楼记录今昔兴衰

    会同村中最具代表性的建筑群,便是3大祠堂──莫氏大宗祠、会同祠和调梅祠。3大祠堂一字排开,内部已杂草丛生,但仍能看到精美的砖雕和梁面的粉画图案。村中老人称,三座祠堂是全村建筑的核心地带,以前还有仰云山馆、张王爷庙等建筑,但如今这些建筑早不复存在。

    会同村委余书记对记者称:“100多年前,会同村就采用‘小区式管理’,东西方向靠山面海,南北方向有两大闸门守卫。”南闸门现已倾斜欲倒,只剩一堵残墙,但闸门上方“南控沧滨”4字,依然清晰可辨。

    南闸门之后,挺立一座炮楼,墙面上“风起”二字与北雕楼上的“云飞”遥相呼应。北雕楼,村民们也称之为“更楼”,这座4层高楼具有典型西洋钟楼特色,正面楼身上悬挂两面铜钟,但指针、钟面已锈成一体。北雕楼往前便是北闸门,其构造与南闸门相仿,门楣上方刻有“北环紫极”4字,闸门后凄凄芳草,不免令人倍感凄凉。

    余书记称,一个多世纪来,闸门和雕楼,就如同会同村的守护神,见证整个村庄的兴衰传奇。

    栖霞仙馆诉说莫郑爱情史

    会同村众多建筑中,名字最浪漫的当属栖霞仙馆。该馆由莫仕扬之孙莫咏虞为其原配夫人郑妙霞所建。之后,栖霞仙馆不仅是郑妙霞与女尼的清修之所,更见证着莫郑二人之间的感情。

    栖霞仙馆位于会同村西北角,建于1920年代。据村中老人称,当时莫咏虞与郑妙霞原住在香港,郑妙霞因厌倦和其他七房夫人争风吃醋的生活,从香港只身回到会同村吃斋念佛。莫咏虞亦性情中人,专门邀请设计师到会同村,按照香港莫家所住楼阁的样式,为郑妙霞原样重建,并取名“栖霞仙馆”。建成后,郑妙霞和其他女尼一起入住,栖霞仙馆也就逐渐成为“积善”的禅院。

    现在的栖霞仙馆,馆外四层楼高的门楼墙体早已斑驳,门额上“栖霞仙馆”4字已经十分难辨,观音六角喷水池和发电机房只剩残垣断壁。一对石狮俯卧在仙馆门口,面容已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7 12:02:5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7 12:31: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7 14:55:2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光华兄传媒真实报道。现在会同村为珠海市文物古迹、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唯一古村落,并与旅游公司合作开发会同旅游项目。欢迎宗亲光临会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8 10:50:0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一個幽古情懷古村,掀提宗親會組織旅遊團到各地莫氏村落旅遊,順道考察和聯繫索親,乃一樂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9 19:02:2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宏伟!气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新闻|族谱|联谊|宗祠|村落|故事|基金|公益|论坛|莫氏宗亲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