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851|回复: 1

天下奇观书卷好,世间珍味菜根香——记百岁老人莫鹭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7-21 00:50: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天下奇观书卷好,世间珍味菜根香
——记百岁老人莫鹭年
·莫丕烈(广西岑溪)·

作者简介:

莫丕烈,男,生于1962年,大学专科文化,现担任广西岑溪市社会福利院院长。作家协会会员、广西老年学学会理事。联系电话:13907747012

“日月生辉仁者寿,阴阳合德古来稀。”这是很有名的一副祝寿联。人活到七十岁,在古时,已经是很稀少的了,而要活到一百岁,想必定是极为难得。可在广西岑溪市,这个不足一百万人口的县级市,却生活着125位百岁老人,这在古代,是不可想象的,难怪岑溪市一经申请,便获批“长寿之乡”的称号。

寿享百岁的人生,不管是谁,一定有横跨一世纪的精彩传奇,他(她)的人生阅历,不啻是一个活着的标本,在留待人们尊敬的同时,也资以研究,按照自然界的运行规律去探究和推演人的一生,毕竟“度百岁而乃去,尽终其天年”是人类普遍的理想和愿望。

带着“开展中国长寿之乡‘百岁老人传奇故事’征集活动”的参与欲,我决定去采访一位老人,把有关他的故事、他的传奇及其长寿奥秘,养生经验等记录下来,供渴望长寿与健康的人们思考、探索。除此之外,我想也不颇具某种研究的价值。

这个老人,是岑溪人,现在生活在柳州,他叫莫鹭年。

那天,我同我的采访助理在他的一个儿子友赛的带领下,上午10点来到老人的住处,刚见面,我不得不惊讶于我的发现:鹭年老人正坐在电脑前,右手按住鼠标,箭头在电脑荧幕里游来浮去,点击着一排排的数字。我问他的儿子友赛:“老人在干什么”?友赛回答我:“父亲在炒股”。我的天哪,一个一百零二岁的老人,居然在一个个涨停的股票间浏览与思考,在我看来,这是不可非议的事情!

老人同他的小儿子友迟住在二轻电大学校的宿舍里,知道有人来采访他,很利索地关了电脑,出了客厅,我们的采访便开始了。之前我知道他抽烟,于是习惯礼貌地敬上一支。他抽烟的姿势以及那种从容,是我没有见过的。升烟袅袅,象雾、象云、又象风,他的生平以及故事,在香烟缭绕中慢慢地升腾……

莫鹭年生平简述

莫鹭年(笔名路年、璐年),生于公元一九一五年春,广西岑溪市南渡镇义新村人。祖父汝康(字佩堂),清光绪己丑科举人,父天震,广西师范学校毕业(清)。祖及父均出仕,鹭年为世家之子。

老人出生及少年成长的阶段,广西新旧军阀为争夺政权,连年举兵,社会动荡、地方凋零。即便如此,在旧礼教家风的熏陶下,鹭年已学有长进,加之天资聪颖,结合家学渊源,当年方二十,已是“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的境况了。于是,在不知不觉的流年中,夯实了为学的根基。

鹭年甫进入青年时期,新桂系早已统一了广西,社会相对平静。新桂系的首领们,较广西以前的统治者开明,也颇具远见卓识,全省各地兴办新学,已蔚然成气,广西最高的学府——广西大学也是在这一时期兴办起来的。鹭年中学毕业后、卷袖秉笔,毅然报考,竟正式录取。他选读从西学传入的化学专业并兼修英语。他的想法是化学里很多的专业术语,是用英文表述的,因此选为兼修,应为专业有所比补。事实证明,选修英语,对他后来走出社会,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奠定了他事业的根基,这是后话了。

鹭年当时读的西大,是两年学制,时间虽短而充实,当他1938年毕业时,已是学贯中西,由莘莘学子,成长为翩翩少年了。

新桂系取得政权后,百废待兴,时录用人才,可谓不拘一格,根据他的志愿,很自然被当时的建设厅收于麾下,成为一名助理工程师。

刚参加工作,正想施展抱负,为国家的建设展开拳脚时,抗日战争的烽火,已经烧遍了大半个中国。从1939提开始,日本为制定尽快灭亡中国的策略,切断我国北方国际援助通道,这样,偏于我国西南一隅的中缅国际公路,成为援华物资运输的唯一通道。物资的交涉、运输、以及分配管理等,需要大量懂得英语的人才去参与。这样,鹭年抱着胸怀报国的热情,报考时国民政府招聘的英语翻译,决心投入到中缅公路西南运输公司的翻译工作,以另一种形式,参加抗战。因成绩优秀,竟被录取了。从1940年开始直至抗战胜利,先到云南保山,再到缅甸腊戍。日寇侵缅后又碾转广西(财政部广西缉私处)、广东(财政部广东运输处)、福建(军委会翻译局),都是为抗战援华物资运输做翻译工作。日本投降后,受雇美国军事顾问团,赴上海为接收敌伪财产做翻译工作。上海即将解放前夕,国民党军政人员纷纷撤离逃往台湾,但鹭年并不随波逐流,毅然留在大陆,想自己所学未必不可为新政权、新社会服务。于是带着家眷,返回广西伺机报效桑梓。

回桂后,广西尚在解放战争的炮火当中,在家乡即将解放的前夕,鹭年受聘担任岑溪二中(文德中学)校长,一直到1951年夏。当时全国已完全解放,共产党政权也开始着手进行国家建设,鹭年为更大地发挥自己所学专业的作用,为国家的建设添砖加瓦,辞去校长职务,于秋天奔赴柳州,筹建铅锌矿锌品厂。锌品厂建成试产成功后,又到窑埠砖厂、冶炼社、铁锅厂和日化厂担任技术指导工作,这些工作无一不是开拓性的。1953年,锌品厂正常生产后,进行结算,出现收支不平的情况,于是责任便落到负责筹建工作的莫鹭年身上,上级也未作进一步的调查核实,错定鹭年“贪污”而将其解职,于是鹭年从1953年夏至1956年春,大约两年多的时间失去工作。“己之冤莫白,我之恨无穷”,这是鹭年自述当年的处境,为此,“痛苦、彷徨、狼狈”,其状无以复加。

鹭年在被解职的后阶段,工厂在缺少技术指导的情况下,生产上不去,甚至停滞,其“贪污”的情况,也没有明确的结论。在这样的背景下,鹭年被重新起用了。有关部门先是举办一个柳州市高级知识分子学习班,参加“学习班”结业后,鹭年于1956年春重新走上岗位,到日化厂未够两月,生产即趋于正常。

五十年代,柳州市企业的职工,由于缺少文化知识,素质极低。有鉴于此,全市的轻工系统举办夜校,旨在对职工队伍进行文化知识的培训。鹭年为“高知分子”,自动担当充任教员,白天上班,晚上对职工进行补习教育。按照鹭年的学识,在夜校班中,挥洒自如,不久便声名鹊起。于是,当1976年,二轻系统职工学校(后改二轻电大)成立后,鹭年被正式确立为该校教师。这时的鹭年,已是年逾花甲了。

放弃技术工作,转而从教,实现事业的转型,对鹭年来说,谈不上考验,两者对他而言,均游刃有余。

1975年,锌品厂党委本着“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精神,对鹭年当年的“贪污”指控进行平反,对失业阶段确认工龄,补发工资,不白之冤得以申洗,鹭年更是放开包袱,轻松上阵,直至1984年,届七十高龄才正式退休(享受离休待遇)。

鹭年大半生时间工作在柳州,晚年全心致力于教育事业,在他的影响下,他的一个儿子和一个孙女,也志愿从教,三代共同切磋,谱写了“教师世家”的佳话,受到政府发匾的表彰。

鹭年在中晚年工作之余,常写文章发表于市内报刊杂志,退休后更著书立说,有译著长篇小说《南非风雷》面世。

鹭年妻娶原籍同乡,虽无文化,却明事达理,阃范芳型,生活中敬爱弥深,使鹭年寿享高龄。夫妻共育五子二女,均学有所成,现在亦都基本退休了,整个大家庭,幸福美满。

在剖析鹭年长寿奥秘的问题上,想必除了环境,遗传等因素外,他的行为和处事方式,或许对人们具有参考价值,因此,本文有必要作有关的介绍。

读书济世   传承俭朴家风

饱读诗书,进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旧时读书人的志向和抱负。鹭年的家庭背景,不言而喻,总是充斥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在“读书传家”思想的督促下,凭着对传统文化的痴迷与执着,鹭年潜心向学,求索不止,因而,在考上大学时,他的学识、声望在本乡本族中,已经很出众了,事实上,已然成为附近青年的标杆。

上文提到,鹭年的祖父、父亲,都是读书取得功名(学历)后而出仕做官的,由于从政清廉,对于家庭经济的比补,极为有限,因而家庭的生活,也非常俭朴。到了鹭年这一代,也传承了俭朴的家风,在家庭生活中,从不许有丝小的浪费,更谈不上允许奢侈了,可在子女的读书上,却无论如何要予以支持。省吃俭用,是鹭年教育子女的法宝:“思一粥一饭,当来之不易。”子女们也十分理解父母亲的难处,自觉地遵守。鹭年的个人生活,在家中也毫无特殊,五谷杂梁、姜瓜薯芋,吃饱就是满足。鹭年从不喝酒,抽少量的烟。

鹭年性情温和,对任何事情,从不斤斤计较,不会因任何的不快,而耳红面热。和平淡雅,是贯串他一生的处世宝典。

“比赛健康”,重视生命价值

按照中国的习惯,孩子生下来是由父亲或父亲之父亲取名。鹭年也别无例外,象他出生的家庭,这样的背景就更是如此。不管是其父亲或祖父所起,“鹭”字定有其特殊的意义,比如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低飞,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是清澄的形象化。鹭年的祖父当年为官,极为清廉,坊间的传说与正史的记载,均可以佐证。鹭年亦为饱读诗书之人,其对子女的取名,也绝不会儿嬉。撇开女儿,他一生生育儿子五人,分别叫友比、友赛、友健、友康、友迟。友迟作为晚子,取名时考虑的成分不多,前面四个“比、赛、健、康”,足可以说明鹭年对后辈所寄予的期望,他本人的一生,也秉持以健康为重,认为只有健康,才能更大发挥生命的价值。因此人活着,健康是首要的。他时常教育子女:“有利家国书常读,无益身心事莫为”。他说,读书就可以用脑,常用脑,人便可以保持身心不老,因而长寿就可取。健康是老人对生命的首要追求。

伉俪情深,笃志经营婚姻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这是苏武《结发为夫妻》一诗开头的两句,用在鹭年和廖佩华伉俪的情份上,不失偏颇,极为贴切。

鹭年的婚姻,是旧社会经过“对庚”之后,由父母上辈包办的,夫妻同庚。1938年冬,鹭年

鹭年旧全家福。后排左一是他的妹妹

刚刚大学毕业,风流倜傥,正踌躇满志地走上广西建设厅的工作岗位不久,家里便催婚了。一乘花轿迎来的是邻村廖家碧玉,她没有读过书,可样貌却是风华姣美,他们的婚配,虽不为门当户对,却也堪称郎才女貌。婚后妻子的温婉娴淑,令年轻的鹭年满心欢喜,于是,他对她也曾暗下盟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由是,当鹭年后来的工作顺风顺水,不管是职务的变化和地域的调移,都把妻子带在身边,不离不弃,这在当时的民国时代,是为难能可贵了。

全国解放后,鹭年进入壮年时期,随着家庭人口的增多,凭自己的那份收入,实在是捉襟见肘,可妻子硬是省吃俭用,把这个家庭打理得井井有条,即便是鹭年因“贪污”含冤失去工作,夫妻俩亦甘苦同尝,从没为生活的艰难而红过脸,吵过架,反而互相鼓励,共同坚持。作为柳州市当时的高级知识分子,鹭年于失业两年多后得重新安排工作。在工作之余,他常给报刊杂志写点通讯稿件,获取稿费以补贴家用。夫妻二人一外一内,硬是把七个子女养育成人,而子女们也不负厚望,个个均学有所成。

1987年,廖佩华含辛茹苦,为把子女拉扯成人,精力透支过度而一病不起,告别恩爱的丈夫和无限眷恋的子女。此时的鹭年刚退休不久,有心践行“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暗誓,无奈妻子撒手人寰,实在令已过古稀之年的鹭年不胜唏嘘,也真真地体验了一回“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的空茫境界。

为老不闲,余热发自夕阳

认识鹭年的人,都认为他是一个工作狂,他最后的岗位是柳州二轻系统职工电大,一直以来都是电大的骨干教师。由于工作的需要,他一直干到70岁,才正式退休。退休时,子女们都已成家立业,1987年妻子走后,觉得已了无牵挂,重新又拿起笔,做一些英语文字的翻译工作。为了翻译《南非风雷》这一长篇小说,经常工作到深夜,儿女们因为关心他的身体,动员他放弃这些工作,他也是常常笑笑,谓:“天天忙,永不老”(国民党元老张群的养生《不老歌》)。子女拿他没有办法,因为,他有他的追求。“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他把刘禹锡这两句诗,作为对自己的励志,加以理解与运用,硬是把长篇小说《南非风雷》翻译出来并正式出版发行。                                                 莫鹭年翻译作品

当然,鹭年的晚年也是很注意劳逸结合的,不时也常抽一些时间到公园及旅游景点走一走。凭着他对英文的敏感,常留心这些场所英文标示的中文释义,有错译或释义不妥的地方,向有关部门指出,甚至写文章予以阐述。而今,鹭年已超过一百岁了,为保持大脑记忆的运用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每天还在电脑里进行炒股,以不甘服老的意志、切身地体会:“垂头自惜千金骨,伏枥仍存万里心”的古志。这不是所有的百岁老人都可以做得到的,鹭年可以做到。

望断飞雁、落日尤思故乡

岑溪是鹭年的故乡,是生他长他的地方,那里曾经寄托过他的理想、孕育过他的希望。故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无不牵动着他的神经,尤其是在退休后,思乡之情更为热切。他曾经要求子女,每年要带他回一次故乡,看一看故乡的变化,品一品“落人故人情”的韵味。只是近一两年,由于岁数的确大了,考虑到安全的因素,子女们已无法满足他了。

记得那天采访将要结束时,由于我是故乡的来人,更是本家的远房兄弟(我与他同辈份),要分别时,我分明捕捉到他内心深处淡淡的失落。是的,“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我知道他对故乡的眷念,因而也知道他想了解的是什么,于是我附在他的耳旁大声地对他说:“家乡人的生活变了,一切都好”!他点头颔首。看他手中夹着的香烟,缕缕缓缓地散发,他沉浸着,在丝丝扣扣记忆中的往事……

莫鹭年的真善美故事

莫鹭年生于乱世的仕宦家庭,孔孟纲常“仁、义、礼、智、信”的传统礼教对他影响虽然很大,但在他逐渐成长的过程中,始终认为西学更能实际也更能有效地服务于社会。他的前半生是跌宕起伏的,解放后由于社会稳定,生命才逐渐趋于平静。横跨于两个世纪的百岁老人,有如此可歌可泣的生平,剖视其人生,必定有可资记录的传奇细节。基于乡间的传闻以及我对他个人的正面采访,有如下几则、颇有价值。

女孩子溺水江中,小鹭年跳船施救

鹭年小时候生活的义新村,旁边有一条大河,名黄华河,水深清澈。村在右岸,镇子在左岸,他每天上学必须要渡过这条河才能到达对面的学校。河当时没有桥梁,必须靠摆渡才能过去。他十三岁那年,有一天放学,正乘坐渡船过河回家,正好这天是镇子的圩期,散圩时狂风大作、乌天黑地,人们等不及纷纷乘私人的小艇、竹筏过河。其中在一条小艇上,一个母亲带着自己的两个女儿。到了江心、风更大,暴雨跟着也倾盘而下,母亲只顾抱着较小的女孩,较大的由于害怕与荒乱,风吹艇摇,一时跌入江中,在渡船上的鹭年看到这情景,即刻跳船施救。小鹭年由于生在江边,此时已习熟了相当的水性,托着小女孩一下便游到了渡船边,在船上大人们的合力下,小女孩得救了,鹭年也累到要大人拖着上了船。这事一时传开,鹭年赢得了“救人小英雄”的美誉。

传教士租房受困,美少年偶遇解围

莫鹭年在岑溪读中学时,各科成绩,均名列前茅,尤其英语,更为出众。有一年,两个美国的传教士来到岑溪,一天傍晚,这两个传教士到县城附近的三甲村,想联系租一间房子作为传教的据点,虽然看好了一间房屋,但他们的汉语水平实在太差了,同房东讲了半天,双方也不知所以言。这时刚巧鹭年饭后锻炼路过,便 上前询问,知道传教士是想租房子,因言语不通无法达成。于是鹭年大胆用英语同传教士交谈,传教士听懂了他的英语,大加赞赏,并请鹭年当他们的翻译,租房的事顺利得以解决,为他们双方解了困局。鹭年帮助美国人租到了房子,一时传为美谈,事情传到岑中,同学、老师都对他竖起了大拇指。

在校欣为学子,处假乐做义工

初时的广西大学,校园在梧州市。鹭年在读西大时,梧州市有一间医院叫“思达医院”,是美国人开办的教会医院,大部分医生都是美国请来的,鹭年一有空闲,便跑到医院里,同那些美国的医务人员接触,籍以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去多了,自然同他们也熟络了,后来索性一到假期,便抽出十数天时间来思达医院做起义工来。美国医生见他勤奋好学,很喜欢他,甚至把一些医学方面的知识也传授给他。在长达差不多两年的时间里,他为医患双方的沟通发挥了桥梁的作用,也使自己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一些西医急救的知识。

远道送要员,路上救伤兵

太平洋战争(1941年12月)爆发后,由于初期美国的失利,使美国朝野对日本法西斯军国主义更加痛恨,于是加大对华物资援助的力度。作为中缅公路终点的缅甸腊戍成为援华战争物资的巨大储备场,这时候,鹭年作为西南运输公司的翻译官,被调往腊戍工作。1942年春,鹭年接受上级的任务,从腊戍护送几个美国重要军事人员(其中有飞虎队的飞行员)到云南昆明。滇缅公路战略物资的运输非常繁忙,更因为公路简便,道路曲折、行车十分危险。在即将到达瑞丽的公路上,一辆运送物资的卡车撞到公路边陡壁,造成坐副驾驶位的美国运输监督员右腿骨折,生命垂危,司机和其他人员也有不同程度受伤。见此情景,鹭年同美国军事人员立即停车施救。可不想,鹭年当年在梧州读大学做义工时从美国医务人员那里学来的医学知识派上了用场。经紧张的包扎处理,受伤人员伤情得到了控制,他们一直等到从瑞丽赶来的医务人员把伤员接走才继续上路。腊戍到云南昆明只有一千多公里的路程,他们却历时一周多,才安全到达目的地。

附载莫鹭年诗词各一首

莫鹭年闲时经常为文,偶尔也写诗填词。兹录其发表于柳州市报刊的诗词各一首,以飨读者。

七绝·登马鞍山

俯视龙城一眼装,

天然盘景水中央。

烟囱岫岭争遮掩,

广厦高楼接大荒。

念奴娇·立鱼峰

凌空拔起,

       秀鱼峰,风景著称全市。

今我登临思往事,

犹记李、黄统治:

山径崎岖,

荆蓁遍地,

亭台半倾圯。

民生穷苦,

谁有心情游此?

解放十年,

       立鱼峰,随城同开新颜。

道路宽坦台榭起,

石凳沿山添置。

古树浓荫,

习习凉风至。

工农群集,

深夜歌声未止。

注:马鞍山和鱼峰山均是柳州市内著名的旅游景点,到柳州市旅游的人,势必登临。

2016年7月20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21 22:07:14 | 显示全部楼层
百岁了还会上网,真是活到老学到老,上进心很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新闻|族谱|联谊|宗祠|村落|故事|基金|公益|论坛|莫氏宗亲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