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972|回复: 0

接前之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6-8 10:59: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三、地域社会变迁与“莫氏免夫照”之争

入清之后,莫氏并未因与前朝保持密切的合作关系而受到牵连,相反,莫逊仕之孙莫尔几于康熙四年通过献地建吏目官廨与新政权建立了新的联系。[36]但康熙初年,依附吴三桂反清的广西总兵孙延龄部占据了永安,在长达六年的战争中,永安地方社会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州城尽毁、人口锐减。康熙十八年平乱后出任知州的丁亮工,在其《永安八咏》中对战乱中受尽创伤的永安进行了深刻的描述:“投荒万里典空城,户口仅存八百丁;向与人言堪自笑,笑余日哭费经营。”[36]
莫氏家族在清初战乱中也未能幸免,天启年间所建宗祠在战火中被毁,家族发展也陷入了衰退。据其族谱《名贤录》分析,从顺治到乾隆年间将近140年的时间里,莫氏从第十二代至第十五代仅有各种形式的贡生5名。在知州丁亮工百废修举的政策鼓励下,永安州迎来了大量的新移民,龙定里大龙村杨氏等有实力的汉族移民正是在这个时候移居迁入了永安,据县志载:杨伦“陕西华阴人,官守备。值吴逆乱,随剿平乐,率子广奇、孙鹏万悉力捍御有功,乡民咸德之。后,以老辞职,迁家永安,从民望也。”[37]随着汉族移民的迁入,永安境内的民村数量日益增多。以龙回里为例,万历时,“傜僮居十之七,为民者吴村、张村、三里寨、杜莫寨四村而已”[38];至雍正时,已有民村32村;至嘉庆时,民村增至49村。[39]
除新移民日益增多外,永安境内的瑶壮族群也呈现日益“向化”的趋势,“永之为邑,编户五里……内有诸傜各堡错杂其间……我国家教养边陲,生息向化,农服田畴,士习诗书,傜童咸知慕义。”[40]区域社会的特征也由明代至清初频繁的军事征伐转变为和平时期的赋税徭役管理。康熙年间,永安州经历了由“耕兵”到“编民”的政策转变,开始将桂西土兵后裔构成的耕兵编入里甲,“今现存耕兵二百二十名,严立簿书,另立一甲,责土舍覃一麟、李上聘等承管”,这些被编入里甲的耕兵,与民户一样需承担国家纳税赋役的义务,“若榕峒等堡耕兵,每名六分,应纳银二钱二分三厘有奇”。[41]
在新移民不断迁居永安,官方试图将各种人群编入里甲,以恢复税赋徭役的背景下,康熙二十一年,莫氏子孙免夫役的特权开始遭到质疑,这一过程恰好保存在道光十年版《蒙山莫氏族谱》之《莫氏免夫照》中,以下据其进行详细地分析。
莫氏免夫照
特受永安州正堂加五级,随带军功加一级,纪录五次李,为给照事:嘉庆二年十二月十一日,据生员莫静、莫让伟、莫若辉、莫冰、莫涣、莫微、莫大求、莫大文、莫大荣、莫衿、莫怡、莫若祖等呈称情:生祖启源于前明成化十一年,献地建立州城,祖莫战于明万历二十六年,招抚各冲蛮傜等事,厉蒙前朝州主给恩,免子孙世代夫役。嗣于康熙间,有梁奉等不知生祖恩免情由,妄行扳役,生祖莫与高等于二十一年具呈缴验,准蒙给换免夫照在案。至乾隆五十九年内,莫让伟等呈控黄老倪要禀莫凡、莫矫抗不当夫等情,生等将祖莫启源、莫战等历免夫役,呈照禀明。蒙前任州主王批莫启源等子孙是否历免夫役,该房查案,并饬乡保确查复夺。嗣该房乡保佥禀:莫启源等子孙果未当夫,亦无派拨,各在案。是生祖莫启源至今生等的[嫡]派子孙,俱蒙验照免夫无异。兹印照日久霉坏,恳请换给新照等情,并呈缴康熙二十一年原给印照前来随查,缴验到印照历准免夫无异,合经换给。为此,照给莫静等收执,嗣后凡有莫启源等子孙,所有厢居里住,夫一体照旧恩免。如非莫启源的[嫡]派子孙,毋容冒混邀恩,妄希推委,永远遵行,毋违此照。
右照给生员莫静、莫让伟等,准此。
嘉庆二年二十一十四日给[42]
先是康熙间,“有梁奉等不知生祖恩免情由,妄行扳役”。因为清代赋税除正税之外,尚有其他各种杂役,正税按田地各自缴纳粮税,杂役则由里甲摊派,莫氏一族免夫意味着同里之人可能要承担更多的夫役,且其族在清初因战乱而陷入衰退,因而引发可能代表新移民群体利益梁奉等人的质疑也在情理之中。康熙二十一年,莫与高向知州丁亮工“具呈缴验”免夫役印照。而莫与高的身份也不容忽视,他拥有附生资格[43],也是莫氏家族在康熙年间唯一享有功名者。概言之,在莫氏陷入衰落,以及地域社会人群结构发生变化的背景下,莫氏家族第一次被要求均派夫役的挑战,最终以知州丁亮工“准蒙给换免夫照”告终,清代的地方政府认可了莫氏家族在前朝即已享有的免夫役权利。
至乾隆五十九年,又有莫凡、莫矫等因不服夫役遭到黄老倪等向官府呈控。黄老倪向官府禀告莫凡、莫矫抗不当夫之事,根源于永安自乾隆年间以来户籍制度的变革和日益繁重的夫役摊派。在里甲日益残缺的背景下,乾隆六年,清政府改用重在控制实际人口的保甲统计人口,各种夫役转由乡保根据烟户册按实在人口摊派,永安区域社会的夫役摊派也日益繁重。据《道光七年知州玉麟禁革滥役民夫碑始末》所追述,乾隆年间,除各级衙门、杂佐用夫等较为固定的摊派外,尚有寻常奏调赴府、赴省,及到任、回籍、会审、会勘、相验、解送军装、请领兵饷、解审重囚等项夫役摊派,夫役派累不已引发民怨,在乾隆三十三年曾经藩宪议准禁革,但却屡禁不止。[44]据档案资料统计,莫氏家族在乾隆年间已传至第十五、十六代,两代成年人丁合计164户,至嘉庆时期第十七代已繁衍至316户之多。[45]如此众多的人口如不服夫役,势必会对他人造成负担,被呈控不服夫役,同样在情理之中。
此事发生后,由莫静、莫让伟等12名在科举中获得功名的生员向官府呈控黄老倪,并禀报其祖莫启源、莫战等历免夫役之事。王姓知州指令该房乡保确查,乡保呈禀:“莫启源等子孙果未当夫,亦无派拨”,最后确定了“莫启源至今生等的[嫡]派子孙,俱蒙验照免夫无异”。因丁亮工所授印照日久霉变,呈请更换新照,知州李沄最终于嘉庆二年重新颁给了印照[46],并认可了莫氏家族子孙免夫役的权利,指出,“嗣后凡有莫启源等子孙,所有厢居里住,夫一体照旧恩免”,但是限定了仅嫡派子孙享有特权,“如非莫启源的[嫡]派子孙,毋庸冒混邀恩,妄希推诿”。[47]莫氏家族凭借12名生员的强大实力,维护了其家族自明代成化十三年以来的免夫役特权,由此也体现了传统中国社会竞争性上升结构中抑制性的特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新闻|族谱|联谊|宗祠|村落|故事|基金|公益|论坛|莫氏宗亲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