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常见小巧玲珑的粽子不同,一个广西横县大粽切开后足够一家5口人食用。8张硕大的新鲜粽叶、1斤经蜜汁浸泡的糯米,配上250克肥瘦相间的腌制五花肉和250克去皮绿豆,以及少许板栗和腊味……这是重达3斤的横县大粽的标配。端午节之际,中新社记者走访“中国大粽美食之乡”广西横州市(原横县),家家户户粽味飘香。
据横州市文化馆副馆长农明钢介绍,当地先民认为吃大粽寓意团圆美好,家人们一起打开大粽分享,是一种幸福。这一习俗自唐末宋初逐渐传开,每逢重大节日和喜庆时刻,一些大户人家甚至动用上百斤香糯包粽子,以示家大业大,人脉众广。
横县大粽的选料和制作手法极考究。大粽外层选用细糯米;粽心是由米酒、姜葱等腌制一到两天的新鲜五花肉;宽大的粽叶要先煮沸、洗净,再将大粽包成金字塔状,用芭蕉绳捆好。煲粽时,先用猛火煮至水沸腾,再慢火煮7至8小时,方可出锅。
“第一天的‘开镬粽’最好吃,粽子一出锅,整个房子都弥漫着糯米和粽叶香气。”农明钢说,横州人一般白天包粽,晚上煲粽,次日一早即可品尝到刚出锅的“开镬粽”。
横县大粽还可煎着吃。煮能保留大粽的清香,煎则香味浓郁,十分爽口。
如今,横县大粽制作技艺已被列入广西壮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知名度越来越高,吸引众多海内外游客慕名购买品尝。
在广西横县金秋食品有限公司,洗粽叶、腌肉、包裹、蒸煮、杀菌、包装等各环节都有专人负责。总经理陆壹告诉记者,该公司大粽日产量超3万个。
广西金姐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禤永明称,为适应市场轻食化趋势,生产厂家在秉承传统制作工艺基础上,开发出不同规格、方便携带的“瘦身版”大粽,口味也从绿豆猪肉拓展到猪脚排骨、香甜板栗、海鲜、桂花、茉莉花等多种选择,经过高温杀菌等工艺,粽子的保质期能延长到一年。作为特色伴手礼,横县大粽也跟随华侨华人走出国门,香飘四海。
泰国广西总商会副会长刘汉政告诉记者,泰国的粽子个头小如鸡蛋,自己始终忘不了横县大粽肥而不腻的口感,时常托亲朋好友从家乡带几个大粽到泰国,与身边人分享解馋。泰国人很少见这么大的粽子,我煎起来给他们吃后都纷纷点赞,有的人还问我包的方法,想学会自己做。”刘汉政说。“粽子是食品界的‘活化石’,中华文化的历史沉淀之一,横县大粽是广西传统饮食文化的代表作。”广西烹饪餐饮行业协会会长曾大文说,近些年,通过参加国际美食大赛、交流活动等,横县大粽愈发受到海外关注与欢迎。
2019年在缅甸仰光中国文化中心举行的广西非遗展览展示活动中,当地民众排起长队品尝大粽的美味,不少人还与参展商互留联系方式,寻求进一步合作。 而在广西,横州市正通过申报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等方式,对横县大粽制作技艺进行保护。一些公司还向中小学生开放粽子生产车间、开设粽子课堂,让大粽的魅力与传统制作技艺代代相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