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莫布远

曾经是广西已知最古老的墓———莫龙编侯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6-21 17:35:04 | 显示全部楼层
茅山莫二: 关于北魏文成帝亲到河间事,《魏书》的原文为:兴安二年(453)冬十有一月辛酉,行幸信都丶中山,观察风俗。十有二月,诛河间鄚民为盗者,男年15以下为生口,颁赐 ...

不相背,姓氏发源地与郡望地不一定在同一处。

姓氏发源地,是指得姓氏的来源地,通常是以地命氏;而郡望,则是说某某姓氏在某一地发展为世家大族、名望威信全郡皆知,其表现则是此地此姓氏族人文化兴盛、人才众多,或者经济、权力皆达兴盛之状。郡是秦汉始置,所以说到“郡望”远不过秦汉时期。但实际上,郡望之说要到晋朝才形成。

秦汉以前,国家选拔人才是由地方官在地方上访问贤能、搜罗人才所得。谁的名气大、有贤能,地方官听闻查实后就向上级推荐为官,这种制度叫“察举”或“征辟”。察举者,考察举荐也。汉以后推崇儒学,而儒学注重孝道、廉洁之德,因此汉代选拔人才的标准就是孝与廉,所以汉代史书不绝某某名人“举孝廉”的字眼。

一个人要以贤能著名,其一,家族必须有一定的经济实力,无财不足以养士,荒僻野人又怎有能力培养人才?其二,必然交游广阔,不广阔则名不达天下;其三,家族在当地有一定权力,无权则威信难播。古代地方上聚族而居,同一家族族群越大,则人才越多,经济实力越宏厚。只要这个族群的主家归顺王朝,这个地方的统治就基本上没问题了。所以,到了晋朝,王朝统治基本上全靠地方上的世家大族。晋朝为此设立九品中正制,将天下世家大族划分为九品,帝王之家当然是第一品,其余递次下降达九品,野人不入品,而世家大族郡望之说也由此而生。

隋唐时,王朝统治也基本上由世家大族把持。为改变世家大族把持各级政府官员的被动局面,隋文帝起始行科举,以才任官,不论家势。此后,郡望之说则由最初的家世评定转为各族人才、文化来衡量。而一族姓氏文化、经济兴盛之地,却不一定在得姓之地。比如陈姓,周时封虞舜嫡系后裔于陈(汉代陈留国),此为得姓之地。但陈姓郡望却在颖川、广陵、武当、京兆、冯翊。

莫氏之得姓,始于颛顼帝建鄚阳城(莫州所在地),其支庶后人始称莫氏。而郡望则以钜鹿郡莫含、江陵郡莫敖子华等族闻名。且,秦置钜鹿郡,郡地包括今天的河北任丘县(莫州所在地)、平乡县等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23 11:51:08 | 显示全部楼层
东莞莫国胜 发表于 2016-6-21 17:35
不相背,姓氏发源地与郡望地不一定在同一处。

姓氏发源地,是指得姓氏的来源地,通常是以地命氏;而郡望 ...

从现存的史志来看,包括《汉书》、《后汉书》等正史所记的地理志,以及《通典》、《元和郡县图志》、《太平环宇记》、《嘉靖河间府志》等与地理有关的典籍、方志,甚至现在的任丘市政府网所公布的历史沿革,"鄚"作为地名,从不曾隶属于钜鹿郡。鄚地初属中山国,后属燕国,秦朝先属广阳郡,秦二世时广阳废入上谷,故史志记载秦属上谷郡,汉属涿郡,后汉以来属河间国/河间郡,直到唐朝设立鄚州文安郡,唐开元间因“鄚”与“郑(繁体)”相类,改“鄚”为“莫”。莫州废止后鄚县属河间府/路。所以,如有足够证据,将鄚地视为莫氏发源之地未曾不可,但不要与钜鹿郡相关联。


郡县制是秦朝的一个创举,秦始皇一统之后,鉴于周朝的分封制后期导致王室极度衰微而诸侯纷立,因而采纳建议将天下分为36郡。汉高祖立国后,又以秦一家之天下而没有诸侯相辅故二世而亡,因而拆分秦末45郡而分封诸多同姓、异姓侯国,使得郡县数量剧增到汉末130个左右。可见,郡县制之初的秦朝,钜鹿郡的辖地范围是史上最广的。


郡望之初是分开的,郡一般指某一姓氏的发祥之地,望一般指某一姓氏中势力较大,名气较大的某一支所聚居之地。这也就是“姓别血统,氏别贵贱”之义。秦灭六国,分封制不再,氏便随之消失,即姓氏归于统一。相应地,郡望也随之统一。如果鄚地是莫氏立氏之地,秦不属于钜鹿,则钜鹿只能作为莫氏的“望”了。作为莫氏之望,或者说郡望,江陵因楚莫敖之莫氏而名符其实。然而,钜鹿却不见得有显赫之莫见于世,这点是另人费解的。如果说郡望之说要到晋朝才形成,为何雁门郡一直无闻于莫氏?莫含一族之先家世货殖,赀累巨万,即其家族至少可追溯至汉朝。莫含家资巨万,又父子而孙相继地身居高位,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其先所居的雁门郡足以为莫氏的郡望。但从现存莫氏堂号来看,莫氏先辈并没有采纳雁门。这又是为何?


研究莫氏历史,必须把这些问题弄清楚,做到有理有据。而不是硬生生地找个相近的地名,就说这是源头,这里就是钜鹿郡,或者这个那个先辈就是钜鹿郡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23 17:37:28 | 显示全部楼层
茅山莫二 发表于 2016-6-20 23:55
关于莫含及其子孙,我曾整理过相关资料,来源出自《魏书》。从相关传记来看,莫含等人官职丶爵位在代国丶 ...

不好意思,是我先入为主,错认穆帝征召莫含一事为东晋穆帝,致有后面错误。
======================================================================

关于龙编侯一事,下面转述一篇广东封开县金镂村《莫氏族谱》之文,或对莫龙编侯族源考证有些帮助。此文收录于民国八年《高要丰乐莫氏家谱》,其文如下:

莫氏音属商。汉文帝元年,上遣大夫陆贾使南越令佗称臣时,并差我祖莫少奇领兵入粤镇戍,各带家属。时少奇公与叔弗興驻今之封川(注:封川古为苍梧郡广信县),弗口(失字)驻今之高州(注:古西瓯骆越地,汉称合浦郡高凉县,现属广东),弗达驻今之惠州(注:先秦为缚娄国,秦时为南海郡傅罗县,汉武帝后称东官郡,共和国后辖东莞、博罗、惠阳、惠东、紫金、龙门、龙川、海丰、陆丰诸县),莫昱莫暹莫(昺字下+之)驻粤西,今之南宁、庆远(今广西河池、南丹、宜州等地)两府,莫奚若、莫奚期驻广州,镇戍东西两粤。武帝元光间,太守杨锡光奏称两粤交趾蛮言语侏离、风俗不一,复命原戍变化者领金吾职,使镇戍焉。而我祖绍定公克笃前烈,仍袭其官。厥后田丞相奏废金吾,始黜为民籍,各领田分立民户,而我祖遂定籍于封川文德乡。历汉、魏、晋、宋、齐、梁、陈、隋凡八朝,土著无异。至唐大中间,仲节公(注:唐状元莫宣卿)始登辛未状元,开岭南大魁之始云。

考释:

一、莫氏驻南越史事

上文所列地名,皆为今之两广莫氏族人聚居地。但是粤东各地莫姓族源清晰,多为唐宋后迁入,皆有《族谱》为证,来历斑斑可考。所以,民国八年编修《高要丰乐莫氏家谱》时并没采信,只是附录于后,以资后考。

汉代陆贾出使南越之事有二次:第一次为汉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陆贾使南越,赵佗接受汉高祖颁赐的南越王印绶,与汉朝剖符定约,互通关市,归附称臣。汉高祖死后,吕后临朝,采取“别异蛮夷”政策,严禁铁器、母牛、母马输入南越。赵佗再三遣使请求取消禁令,均遭拒绝。吕后还派人到赵佗老家河北真定,掘赵氏父母祖坟,诛赵氏兄弟宗族,并派兵伐赵。赵佗一气之下自尊号“南越武帝”,宣布脱离汉朝,南北再次陷于分裂状态。第二次为汉文帝时期(公元前179年),汉文帝使人为赵佗重修先人冢,每岁奉祀,并封官厚赐河北真定赵氏兄弟后人,然后再次派遣陆贾出使南越,说服赵佗归汉。

上文所记汉代莫氏驻南越事,当为文帝时期陆贾第二次出使南越,可惜史籍无考。但从情理上说,也不无可能,只是可能性不高。汉初,为牵制南越国,汉朝于今福建之地封闽越王,广东揭阳潮州一带封南海王,湖南封长沙王,粤西桂东北一带有瓯骆王(见南越王赵佗呈汉文帝书信:蛮夷大长老夫臣佗昧死再拜上书皇帝陛下。。。。。。前日高后隔异南越,窃疑长沙王谗臣,又遥闻高后尽诛佗宗族,掘烧先人冢,以故自弃,犯长沙边境。且南方卑湿,蛮夷中间,其东闽越千人众号称王,其西瓯骆裸国亦称王。老臣妄窃帝号,聊以自娱,岂敢以闻天王哉!  又:武帝平南越时,“越桂林监居翁,谕告瓯骆属汉,得封侯。”)。南越国既归顺汉朝,汉朝驻军防叛也是情理之中。且汉之驻军地点多为缚娄、欢兜、瓯越故地,其地尚有不服南越国的古越人。只是,此事史籍不记,无从证实。且以赵佗之资,广州便是南越国都城所在,傅罗县更在南越国都城之侧,国中岂容他人驻军?所以,莫氏族人驻军南越之事,汉朝或有其事,但是莫氏前辈们可能错记部分年代、地点了。若有其事,当在汉武帝征服南越前后,请看下文。

汉武帝时,闽越王兴兵攻南越,南越请汉天子止之。汉武帝借机兴师灭闽越,闽越归汉,改封繇君丑为繇越王、馀善为东越王。事后,汉朝先后派鄱阳令唐蒙和中大夫庄助安抚南越,要南越王赵胡亲自入朝谢恩。赵胡以病推辞,改派太子婴齐入长安陪伴君王(实为人质)。到南越王赵兴时,赵兴年幼,越人多不服,国人信丞相吕嘉逾于王。南越太后樛氏恐乱起,“亦欲倚汉威,劝王及幸臣求内属。即因使者上书,请比内诸侯(即改南越外藩国为内诸侯国),三岁一朝,除边关。于是天子许之,赐其丞相吕嘉银印,及内史、中尉、太傅印,余得自置。除其故黥、劓刑,用汉法,诸使者皆留填抚之”。

到这里,应该就是莫氏入驻南越之时了。所谓“除边关”就是撤去南越边关驻军,允许汉军入驻防止叛乱。“天子许之。。。。。。诸使者皆保留填抚之”,就是说,让出使南越的使者安国少季等人在当地扶助南越王赵兴的统治。“赐其丞相吕嘉银印,及内史、中尉、太傅印,余得自置”,到这里,汉武帝已可能直接委任部分汉使(使者安国少季、辩士谏大夫终军、勇士魏臣等人)为南越官员了。只是,这类使者及随员众多,官职不高,史书皆一笔带过,多不记名字,致令后世失考。

由于南越丞相吕嘉反对内附,因此装病不肯接见汉使。太后樛氏担心吕嘉作乱,阴谋刺杀吕嘉。事败后,汉武帝“闻嘉不听王,王、王太后弱孤不能制,使者怯无决。又以为王、王太后已附汉,独吕嘉为乱,不足以兴兵”,故另派韩千秋、樛乐为使,率二千兵入南越欲杀吕嘉。吕嘉察觉后起兵反汉,尽杀南越王赵兴及王太后、汉朝使臣、韩千秋军,另立赵兴之兄术阳侯赵建德为南越王。此后,汉武帝以“卫尉路博德为伏波将军,出桂阳,下湟水;主爵都尉杨仆为楼船将军,出豫章,下横浦;故归义粤侯二人为戈船、下濑将军,出零陵,或下离水,或抵苍梧;使驰义侯因巴、蜀罪人,发夜郎兵,下牂柯江;咸会番禺”攻灭南越国,设岭南九郡。由于平南越时发现东越王馀善有反意,所以征南将士驻军南越,听候征调。若莫氏众人驻军南越,则汉武帝平南越后的可能性更高。只是古无《族谱》记述,在民间传述中,莫氏先辈可能错记年代、地点了。

二、莫少奇史实

关于上文莫少奇史事,今天广东封开县金镂村附近有一南山大庙,以纪念元戎莫少奇所建。庙内建堂碑文如下: 
吾邑南山大庙为奉祀一位平定岭南之元帅而设立也。元戎字少奇,河北钜鏕人也。鼎扛百斛,弓挽六钧。于汉文帝时拜之为帅,统兵并移民安定南粤。冒瘴雨蛮烟,渡千山万水。奔弛于铁额纵横之地,战斗于铜颈出没之乡。历尽艰难,功施百族。须眉斑白,退居沃野南山,德望崇高,福葬民主陂地(今南丰附城)。念甘棠之泽,增桑梓之光,庙貌常新,纪其功也。

庙内述说历史的碑文如下:
汉元帅莫少奇是平定岭南元帅之一,古时于钜鏕发兵并移民开发岭南,也带来四大支亲属,居岭南首府交趾(今封川旧县城)和广州丶高州丶南宁一带。莫元帅离退后,逝世于封开南丰民主陂山。人们怀念莫元帅功绩,在南丰开明南山大庙奉记为神,部众有功者奉立两旁,以后中原受北方统治者侵略,各族(莫姓)人民时有南迁。经历代沧桑维修,成为文物古迹。近世风雨侵毁。后封开丶怀集丶连山丶贺县等莫姓亲侄在遗址上改建莫氏合族祠。惜文革浩劫,仅存左殿。



秦汉时人多单字为名,双字虽有,但很少,如汉将霍去病之类。“元戎字少奇”,说明这不是莫将军的名,而是字。古代庙宇之存在,说明莫将军确有其人。无独有偶,远在一千五百公里外的四川蒲江县也有一位莫将军的纪念庙宇,唐宋古人称飞仙阁、莫公台,历代多有咏颂者。此二位莫将军同为文帝时人,一位征西南夷,一位平定岭南(岭南更在西南夷之南),笔者认为当是同一人。二人事迹皆史书无载,估计与古代史官“重儒轻道”有关。作为将军,竟然弃官学道,又怎能获得儒家史官重视呢?八仙中,著名的仙人钟离权据传也是汉朝将军,但同样正史无载。

飞仙阁位于四川蒲江西南霖林乡。《蜀中名胜记》卷十三《蒲江县》引《舆地纪胜》:莫公台位于蒲江县“南十五里,莫佛镇。相传汉文帝(刘恒,前202-前157)时有莫将军征西南夷,归而学佛于此。其佛台前,石羊虎尚在,居民往往于其处得金银”。后人建阁祀之,清代为蒲江八景之一。飞仙阁依山傍水而建,由拱桥丶山门丶严颜 亭丶凌虚阁丶飞仙湖丶英公台等构成,阁下二龙潍溪水夹带,翠峰倒映其中,显得格外清幽,素有“秀甲蜀西”的美称,阁周有二郎滩摩岩选像,现存104尊,岩石间有《宋真宗敕赐信相院》。南宋高僧文意撰书《飞仙洞跋》及历代文人墨客的题跋等碑刻十余通,都有较高艺术价值。以下略摘数篇唐宋诗人咏颂之作:

《飞仙阁》唐朝。杜甫
土门山行窄,微径缘秋毫。栈云阑干峻,梯石结构牢。
万壑欹疏林,积阴带奔涛。寒日外澹泊,长风中怒号。
歇鞍在地底,始觉所历高。往来杂坐卧,人马同疲劳。
浮生有定分,饥饱岂可逃。叹息谓妻子,我何随汝曹。

《题莫公台》唐朝。杜光庭
奇绝巍台峙浊流,古来人号小瀛洲。
路通霄汉云迷晚,洞隐鱼龙月浸秋。
举首摘星河有浪,自天图画笔无钩。
将军悟却希夷诀,赢得清名万古流。

《莫公堂》宋朝。许当
高高莫公堂,孕秀龙渊西。
造化秘奇胜,路断无轮蹄。
金霞烘石门,古木蟠双溪。
中流峙龟首,势若吞云霓。
下招巢由隐,上揖松乔栖。
往往春风时,桃花满深蹊。
渔郎信波去,仙源归桨迷。
谁结物外赏,严冬此攀跻。
旋磨苔藓壁,更作磊落题。
万世万斯年,岩岩穹壤齐。


另,前文《族谱》所记“武帝元光间太守杨锡光”,不知是否汉哀帝、汉平帝时期的“锡光”?锡光字长冲,汉中西城县人,汉哀、平间为交州刺史,徙交趾(今越南河内)太守。教导民夷,教其耕稼,置为冠履;初设媒聘,始知姻聚;建立学校,导之礼仪。王莽纂位,据郡不降。更始帝刘玄即位(公元23年),正其本官,仍为交趾太守。光武帝刘秀即位(东汉),遣使贡献,光武嘉其忠节,征拜大将军朝侯祭酒,封盐水侯。

三、莫龙编侯的年代

汉晋永和年号有两个,其一为东汉顺帝时期年号,至永和六年止(公元136—141年);其二为东晋穆帝时期年号,至永和十二年止(公元345—356年)。东晋永和年号之所以广为人知,是因为王羲之在东晋永和九年写了《兰亭序》。

《粤西金石略》所记莫龙编侯墓影印图象并无晋朝字样,这也导致早期被误认为东汉士燮墓的原因。清代徐焘既附会误认“莫”字为繁体“汉”字,想来也有其它原因。其中一个,很可能是认定墓砖为汉砖。而史书记述汉代龙编侯者,以苍梧广信人、东汉三国士燮为最著。

综合上述莫氏在汉朝已迁南越的历史,个人以为莫龙编侯的年代可能在东汉永和年间。东汉永和二年,日南、象林徼外蛮区怜等数千人攻象林县,烧城寺,杀长吏。交趾刺史樊演发交趾、九真二郡兵万余人往救,但二郡兵忌惮劳师远征,反攻二郡郡城(没攻下,反兵被镇压了),致令区怜叛军益势大。是时,“侍御史贾昌使在日南,即与州郡并力讨之。不利,遂为所攻”。过了一年多,汉朝援兵和粮草都无法接济。顺帝召集朝廷百官以及四府(大将军、太尉、司徒、司空)掾属询问对策,众人都主张派遣大将,征发荆、扬、兖、豫等四州四万军队前往交趾增援。大将军从事中郎李固举七个理由反对征调四州兵。他建议“宜更选有勇略仁惠任将帅者以为刺史、太守,悉使共住交阯。今日南 兵单无谷,守既不足,战又不能。可一切徙其吏民,北依交阯,事静之后,又命归本。还募蛮夷,使自相攻,转输金帛,以为其资。有能反间致头首者,许以封侯列士之赏。故并州刺史长沙祝良,性多勇决,又南阳张乔,前在益州有破虏之功,皆可任用”。于是,顺帝任命祝良为九真太守、张乔为交趾刺史,二人果然不足十个月便平定了叛乱。(见《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

这里,“可一切徙其吏民,北依交阯,事静之后,又命归本”意思就是:暂时放弃日南郡、象林郡,将一切官民迁往交趾暂住,等叛乱平息后再迁回。当时的交趾州刺史治所便在苍梧郡广信县,即今天的梧州市苍梧县(也有认为是广东封开县,但封开到梧州仅二十公里)。汉代交趾龙编县就在今越南都城河内东部,龙编侯莫氏一族应该因此事从龙编县迁到交趾广信县(今苍梧县),最后葬于今天的苍梧县。至于莫龙编侯的受封,是否因击杀蛮夷叛军头首者而得,史书无记。但龙编侯莫氏一族既已北迁交趾,当不会再千里南下击杀蛮夷叛首。且东汉以前,“九真俗以谢猎为业,不知牛耕”,“骆越之民无嫁娶礼法,各因淫好”,男女同浴,不识父子之姓、夫妇之道。东汉建武初年锡光为交趾太守、任延为九真太守,教其耕稼,置为冠履;初设媒聘,始知姻聚;建立学校,导之礼仪。汉末三国士燮守南越,教之丧葬之俗,越民始化。而莫龙编侯的葬制显然是汉礼,且在士燮之前。所以,莫龙编侯应该是此前已获侯爵,年老而死于东汉顺帝永和六年。之所以史书无记,估计是太平侯爵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23 17:53: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文太长,不好阅读。

简述主旨:汉武帝起(《族谱》记为汉文帝),莫氏始居苍梧郡广信县。莫龙编侯可能是东汉顺帝永和六年之人,非东晋穆帝永和年间人。莫龙编侯之迁苍梧,是因东汉永和二年至五年的日南郡、象林郡区怜之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23 18:15: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东莞莫国胜 发表于 2016-6-23 17:53
上文太长,不好阅读。

简述主旨:汉武帝起(《族谱》记为汉文帝),莫氏始居苍梧郡广信县。莫龙编侯可能是 ...

嗯。刚写完上传,还是发现我错了。

东汉永和六年为辛年(公元141年),东晋永和六年为庚戌年(公元350年)。莫二兄别就时间问题驳我了,谈其它的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23 19:39: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东莞莫国胜 发表于 2016-6-23 18:15
嗯。刚写完上传,还是发现我错了。

东汉永和六年为辛巳年(公元141年),东晋永和六年为庚戌年(公元350 ...

呵呵,国胜爷还真有先见之明!但我的本意并非反驳,我更愿意把它当作交流,或许我的措辞及语言表达不当,没能给你带来愉悦。早些年初涉莫网,看到的都是您的大作,打心底是崇拜的。所以这些年也想学习一下你们,整理一下资料,希望能对家族有点贡献。尽管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且这个年纪也本还没到做这些的时候。

关于莫少奇,早几年我在虎翼网看到莫如波宗亲整理的资料里就有提到,前阵子他们在谈南山凤时本也想说点,后来想想还是算了。谢谢您提供这么详尽的资料,我会好好看看并分享我的看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6-23 23:01:0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啊!国胜爷和莫二兄聊得如此火热,令我们旁人也了解到了好多历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26 22:18:46 | 显示全部楼层
东莞莫国胜 发表于 2016-6-23 17:37
不好意思,是我先入为主,错认穆帝征召莫含一事为东晋穆帝,致有后面错误。
=========================== ...

从《汉书》等所记来看,以莫少奇为首的莫氏诸将在汉文帝时镇守越地的说法是不成立的。其缘由《汉书.两粤传》已清楚解释,南粤(越)地实为秦南海、桂林、象三郡地,即传统意义上的岭南地区。秦灭汉兴之际,秦龙川(唐颜师古注龙川属当时的循州即今之惠州)令赵佗一统岭南三郡,自号南粤武王,汉高帝11年遣陆贾立佗为南粤王,赵佗接受汉室所封,北面称臣。但汉朝职方之域其实止到长沙国,南越之地仅为藩属,实为赵佗自治。后来吕后专政,封锁南,激怒赵佗,赵佗自称南武帝并发兵攻汉长沙国边境。汉文帝即位,遣陆贾再次使,劝赵佗取消帝号,再次为南粤王。直到汉武帝平南粤前,汉室对南粤不曾有大规模用兵。如前所有,南粤之地实有秦岭南三郡,大体区域为今两广东及越南北部。粤北境与长沙国分界因山势之便,成犬牙相入之态,即以五岭为界,犬牙相交。分界之处与今两广北界并无太大差异。汉室在武帝之前对南粤不曾大规模用兵,自然也就没有莫氏代表汉室深入南粤腹地镇守之说。


从所记汉武帝平南粤一事中,亦无元帅之职,且诸将中唯有戈船、下濑二将军无姓氏可考。如果莫少奇为二将之一,其当为南粤人,因归附汉室而被封为“归义粤侯”,即其先或因“秦并天下,略定扬粤,置桂林、南海、象郡,以適()徒民与粤杂处”而入粤。否则,莫氏入粤应在汉武之后。可惜的是,莫氏先辈鲜为正史所记,莫少奇和西汉征夷莫将军及隋莫厘将军等人一样无闻于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28 10:32:44 | 显示全部楼层
茅山莫二 发表于 2016-6-26 22:18
从《汉书》等所记来看,以莫少奇为首的莫氏诸将在汉文帝时镇守越地的说法是不成立的。其缘由《汉书.两粤 ...

我也认为莫氏诸将不可能在汉文帝时入粤(分析见上文)。只是封开南山大庙莫少奇将军与四川蒲江县飞仙阁莫将军,既然唐宋前已存在庙宇,其人其事恐怕确实存在,只是年代、官职、身份可能有点错记。莫少奇将军可能带着一班部属定居岭南,他只是这班人的为首者,不是平南元帅(但可能是某路军的主帅)。但后人传说之中,只说他是为首者,慢慢也就误传为元帅了。

另外,我更相信莫氏诸将可能是随赵佗等人征服岭南的秦军将士。五十万秦军攻岭南,史书记载只有屠雎、赵佗、任嚣、史禄提及其名,余者皆无记,数路领军主帅皆无名字。但战后任嚣、赵佗只是南海郡守及龙川令,可见桂林郡、象郡还有官职与之相当的秦军将领。实际上,秦始皇征岭南有两次,第一次发兵五十万,以屠雎为主将、赵佗为副将,分五路进攻:一路攻东瓯(浙江)及闽越(福建);一路攻阳禺国(广东阳山县);一路攻番禺、缚娄国(广东广州及博罗,博罗距广州不足百里);另二路分攻西瓯(广西桂林以南)、骆越(广西贺州以南)。五军中以南路任嚣进军最速,首取南海番禺地,东路也进军顺利,只有西路主将屠雎受越人奇兵伏击,中毒箭死亡而罢兵。第二次发兵,经三年准备,先派监御史史禄在今广西兴安县凿通长江水系(湘水)与珠江水系(漓水)的通道——灵渠,然后以任嚣为主将、赵佗为副将继续南征。这次进军由于兵粮运送畅通,结果势如破竹,直打至越南中南部。于是大约以广东为南海郡、广西为桂林郡、越南中北部为象郡。战后,数十万征岭南秦军留驻当地,赵佗为此向秦始皇要求征发三万未婚配中原女子为秦军衣补(实质就是当老婆),秦始皇批准了一万五千人。莫少奇若为某路秦军征南主帅,也不无可能。

南越王赵佗为河北真定人,莫氏诸将是河北钜鹿人,所以莫氏恐非汉将,而是秦军将士(后来属南越国)。但其分驻各地时间却可能是汉文帝时期,而此时恰有陆贾第二次入粤,族人也就误传为随陆贾入粤驻守。秦亡以后,自任南海郡守的赵佗则西击桂林、象郡,统一了全岭南。至汉武帝平岭南,南越将士降汉,但驻军番禺(广州)的莫姓将士却可能战死。汉高后五年,赵佗封其族弟赵光为苍梧王,治所今梧州市。汉武帝平南越时,苍梧王主动降汉,得封随桃侯,所以驻守苍梧广信一带的莫氏族人可能皆得保存。汉武帝平南越也分五路进军,但西路军由驰义侯何遗征发犍为郡南夷兵出征(西南夷此前已归附汉朝),结果西南夷拒绝发兵,杀汉朝犍为郡守及属官数人。于是平定岭南后,汉武帝又调征岭南将士及南越降将攻略西南夷,杀且兰、邛君、筰侯诸君长,再击劳洸、靡莫(今彝族)诸族,封夜郎王(牂牁郡)、滇王(益州郡)。四川蒲江县飞仙阁莫将军所谓“征西南夷”凯旋归,可能就发生于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7 23:45: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莫布远 于 2016-7-8 22:54 编辑

   关于莫氏姓氏来源,是大家感兴趣的事情,这里摘录《壮族社会生活史》(李富强    白耀天  着    广西人民出版社)里的一些内容供大家参考


   ………壮族,由于社会发展的滞后性,直到汉族文化植入以后才出现姓氏。在壮语里没有姓氏这个词语,现在流行的关于姓氏这个词语是从是从汉语借来的。由于汉文化植入壮族地区各地时间不一,同一地区接受汉文化的时间也因阶层相异而有先有后。………………


   一丶秦丶汉之前:壮族先民无姓氏

    壮族的祖先“越人”出现在历史上的时间,各书记载不一,但可以肯定,在公元前7世纪的时候,越人已经分布于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了,在众多的越人部落中,最早与中原汉人接触并最早建立国家的,是位于长江下游今浙江省北部的越国。越国人没有姓氏,历代越王的名称都是以表示“父亲”(po)的近音汉译字“无”丶“夫”丶“元”丶“莽”作为开头音节,如“无余”丶“无壬”丶“无铎”丶“夫镡”丶“元常”丶“莽安”<1>等,就像今日壮族民间称呼德高望重的长辈为(po  ke)“父老”一样。所以,徐旭生先生说越国越人“尚未有姓氏”。<2>

   公元前473年,越国灭掉了相邻而强大的吴国,接着北上中原,征服汉族各个诸侯国,成为春秋(前770—前476年)时中原五个霸主之一。一些文人觉得越人没有姓氏不光彩,于是攀附汉族传说中的治水英雄夏禹,说越人是夏禹之子少康之后,姓“姒”;<3>另一些人又觉得将越人与夏禹搭靠不妥,说越人是黄帝的儿子祝融之后,为“芈”(mi)姓。<4>这些都不足为凭。长江下游的越人有姓氏是秦汉以后的事,他们有的是以族称为姓氏,如越姓,欧姓等;有的是以王名为姓,如闽越王徭治下的福建越人迁到淮河流域居住以后以“徭”为姓等。<5>这是越人文化受到汉族文化整合的结果。

   壮族的直系先民是居住在南岭山脉以南的越人。公元前219年,秦始皇用兵岭南,在今广西地区受到了瓯骆部落的顽强抵抗,其人首领是“译吁宋”<6>。“译”,在古代汉语里与“败”通用<7>,读音近“po”,意思是“父亲”,是越人对长辈丶对首领人物的尊称,不是姓氏,“吁”是越人的自称词的近音译字;“宋”是(越语义为“大”)的近音译字。“译吁宋”越语意思就是“大越首领”。从这个称谓看,秦时瓯骆越人尚无姓氏。

   二丶秦丶汉以后的壮族先民姓氏


    自秦朝以后,由于汉族文化的强劲植入及大量汉族迁入杂居,壮族先民模仿丶袭用了汉族的姓氏。其间,壮族中的领袖人物充当了重要角色,他们与汉族官员打交道,受着汉族文化的教育薰陶,不仅接受了汉姓,而且为了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还处心积虑地想法儿攀附汉族的名姓大族,功臣显宦作为自己的护身符。比如,南宋嘉定年间(1208—1224年)才在广西西北的一个山角落里崛起的壮族岑氏家族,就说他们的祖先是东汉皇朝(25—220年)的开国功臣岑彭。唐朝(618—907年)初年称雄广西上林县的“岭南大首领”韦敬办,声言祖籍京兆(今陕西省西安市)。而明代(1368—1644)的壮族、布衣族韦氏土官又说他们韦家是西汉王朝(前206—公元8年)的开国功臣韩信的后代子孙,因怕遭受迫害,才将“韩”姓的左边去掉变成韦姓的。据他们说,公元前197年汉高祖的皇后与丞相萧何合谋杀死韩信后,萧何可怜一代功臣无后,暗地里指派人将韩信未满周岁的儿子送给几千里之外的南越王赵陀帮助抚养。壮族上层人物这种攀附中原汉族名姓大族的行为,是汉族文化不断植入的结果。
  
   壮族的姓氏,就历史记载所见,最早是西汉元鼎年间(前116—前111年)的南越国丞相吕氏,瓯骆左将黄氏,其次是东汉延康元年(220年)的钱姓、东晋义熙十三年(417年)的徐姓。南北朝至隋朝时期(420—618年)有冼、王、邓、杜、冯、李、庞、陈、宁、莫等姓。唐、宋二代(678—1278年),有关壮族的姓氏的记载逐渐增多,计有黄、侬、韦、周、梁、潘、莫、岑、宁、多、吴、李、真、武、廖、相、罗、方、甘、张、宋、覃、赵、区、蒙、何、腾、陆、胡等。

    明、清时,壮族姓氏基本定型见于记载的有:黄、岑、莫、韦、梁、周、赵、何、许、李、冯、农、闭、覃、陈、潘、廖、胡、蒙、区、陆、成、白、蓝、谭、朱、龙、隆、门、童、谢、王、徐、黎、林、马………

   追塑壮族的姓氏来源,一是壮族首领人物主动攀附,取汉族的姓氏为姓氏。例如壮族的大姓黄、莫、岑、李、周、梁、宁等就是这样来的。二是王朝赐姓。如宋朝皇佑五年(1053年)壮族领袖人物侬智高起兵反宋失败后,皇帝对未附从侬智高起兵的侬氏族人很赞赏,便将帝王家的姓氏赐给他们,这样侬姓就变成赵姓了。三是自取姓氏。壮族人自取姓氏,或者是以民族首领的称名的开头音节“po”(父辈)和“ke”(长老)为姓,如:婆、柏、甫、能、鄱、居、既、计等;或者以民族名称为姓,如阊、吕、裔………所以《西珥事》的作者认为这些姓氏是存在于广西的“异姓”、“怪姓”。

   在壮族历史上,黄氏、莫氏、韦氏、宁氏、冼氏、岑氏、李氏、覃氏、梁氏、侬氏,几乎分区霸住了壮族地区的统治权力,百姓随同首领人物姓氏,出现了“举洞一姓”的历史现象。所以这几个姓,从隋唐(581—907)时起,就是壮族中的大姓,现在仍是如此。



   <1>夫谭的“夫”,上古属重唇音鱼部韵,与“无”同部,为近音字。元常的“元”,《说文》说“奇字无也、通于元者”。则“元”上古与“无”通,且二字形近,易混淆。又顾炎武《音学五书》说:莽,古音“莫补反”(中华书局,1982年,第338页)
   <2>《中国古代的传说时代》(增订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64页。
   <3>[西汉]司马迁:《史记》卷四一《赵世家》:“越王勾践,其先禹之苗裔。”
   <4>《国语·吴语》韦昭注:“勾践,祝融之后,允常之子,芈姓也。”
   <5>[南北朝]范晔:《后汉书》卷四七《岑彭传》李贤注:“《风俗通》曰:东越王徭,勾践之后,其后以徭为姓。”
   <6>《淮南子》卷一八《人间训》。
   <7>上古译与择通假,如汉修《尧庙碑》的“各相士译居”的“译”实为“择”字。《尚书·吕刑》中的“无有择言在身”及《孝经》中的“口无择言,身无择行,”“择”为“败”字的假借,“译”、“择”可读同“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新闻|族谱|联谊|宗祠|村落|故事|基金|公益|论坛|莫氏宗亲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